首页 > 演职人员
【演职人员】马兰 的详细信息
 马兰
个人简介:
 马兰,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是迄今为止国内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2007年,荣获美国纽约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美华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马兰1962年4月23日出生于安徽太湖县,原籍安徽寿县。1975年学艺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专业,1980年毕业分配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马兰从十八岁正式登台献艺以来,先后在黄梅戏的舞台和影视剧中精心塑造出张玉良(《风尘女画家》),李碧翠(《无事生非》),红杏(《遥指杏花村》),贾宝玉(《红楼梦》),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云花公主(《龙女》),严凤英(《严凤英》),崔莺莺(《西厢记》)等等艺术形象,个个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是黄梅戏艺术宝贵的财富。她是一位功底扎实,才华横溢的演员,唱做俱佳,生旦齐能。她扮相俊俏,大度不凡,且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动听,行腔优美,吐字清晰,能唱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上不囿程式,而是刻划人物形象,她所扮演的各色各类人物,都能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都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采,像一首首流动着的诗,即博人观赏,又耐人寻味。她曾领衔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巡回演出,赴港澳台演出,赴德国,瑞士,新加坡,美国访问演出以及日本访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马兰在强手如林的中国乃至国际剧坛上,相继在“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和“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夺“十佳演员”之首,赢得了“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飞天奖”的优秀女主角奖,“金鹰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全国电视“十佳”演员以及海外“金猴奖”,“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等最高的奖励,使她在全国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黄梅戏的振兴、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作用,作出了卓越之贡献,她是继严凤英之后黄梅戏中最杰出的旦角演员。她的艺术成就卓著,是继严凤英之后当代黄梅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马兰在海内外华人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她的表演,品味高雅而又充满生命力,在人物性格塑造、内心刻划、舞台节奏和演唱厚度上广受好评,被学术界公认为“国内把传统艺术和现代精神结合得最好的极少数表演艺术家之一”。
  马兰从1983年起,连任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起,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文艺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荣誉以及团省委“七五建功者”称号;198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1992年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1992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浙江传媒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戏剧学院特聘专家,主持戏曲音乐剧专业。
     代表剧目
  马兰演出的黄梅戏剧目:舞台剧《女驸马》、《龙女情》、《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红楼梦》、《梁祝》、《秋千架》、《百花赠剑》,影视剧《龙女》、《严凤英》、《 西厢记》、《劈棺惊梦》、《遥指杏花村》。
  马兰演出或录制的众多老戏、小戏及新创曲目:《天仙配》、《牛郎织女》、《小辞店》、《打猪草》、《夫妻观灯》、《王小六打豆腐》、《戏牡丹》、《春香闹学》、《桃花扇》、《白蛇传》、《苏词新曲》等等
从艺简介:
【主要艺术经历与成就】
  1981年12月初:赴港演出《女驸马》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82年出席会议。
  1982年:排《龙女情》。
  1983年元旦:《龙女情》于合肥上演,后在河南郑州、洛阳等十个地市和黑龙江省的大庆市先后公演六十余场。
  1984年2月底:电影《龙女》杀青。
  1984年:参加央视春节晚会 。
  1984年11月15日-1985年1月12日:安徽省首届戏剧节,《风尘女画家》参加演出,获剧本二等奖,演出一等奖。
  1985年:马兰获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第一名,经全国广大听众投票选出(按得票多少为序):马兰,陈小芳,黄新德,吴琼,韩再芬,潘启才,刘红,丁同,江丽娜,刘广慧。
  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6年4月:《无事生非》在上海演出(莎士比亚戏剧节)。
  1986年9月1日-9月12日:《无事生非》在首都人民剧场上演。
  1986年9月12日晚:《无事生非》在中南海演出。
  1986年10月13日晚9点30分:《无事生非》在人民大会堂演出(伊丽莎白会见)(演出前,马兰作为演员代表参加了李先念主席为欢迎女王举行的国宴)。
  1987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戏曲梅花奖(主演莎士比亚戏《无事生非》)。
  1988年3月11日:马兰主演的电视剧《严凤英》于中央台播出。
  1988年春节: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于中央台播出,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
  1988年5月:马兰、黄新德出访西德。
  198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88年: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最佳女主角奖(主演电视连续剧《严凤英》)。
  1988年:拍摄《劈棺惊梦》。
  1989年:《罗帕记》全国首届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 十佳之首 (近千名黄梅戏青年演员参加初赛,126名演员进入复赛,46名演员进入决赛,通过四场决赛精选出“最佳演员”10名,“优优演员”32名,“优优新苗”4名)。
  1989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10月出席受奖大会。
  1990年: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获全国第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全国第五届戏曲电视剧多本剧二等奖 ,全国第三届“乌金奖”特等奖。
  1991年4月:《红楼梦》整体构思 。
  1991年6月6日:《红楼梦》初稿写成,后经修改,7月23日起进入120余天的创作主攻阶段 (演员边到街头赈灾边排戏) 。
  1991年8月2日:马兰、黄新德赴京赈灾义演。
  1991年11月24日晚:《红楼梦》在合肥长江剧院演出,后赴南京、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市区演出八十余场(统计截止到1992年)。
  1992年:参加央视春节晚会。
  1992年3月:《红楼梦》进 中南海怀仁堂 演出两场(当时还不曾有戏被邀连演两场) 《红楼梦》获1991年度“五个一工程”奖,马兰获“文华奖”,“白玉兰”奖。
  1992年4月:《红楼梦》因故停演10个月。
  1993年10月:《红楼梦》赴香港演出。
  1993年-1994年:《梁祝》第四、六两场在香港、澳门、深圳演出,第三场在中央电视台1994年戏曲春节晚会中播出,《梁祝》全剧在合肥、新加坡、台湾演出。
  1997年:参加央视春节晚会。
  1999年1月18日:黄梅音乐剧《秋千架》在安徽剧院上演。
  1999年6月8日开始:黄梅戏《秋千架》在北京长安大戏院 演出六场,后急加两场 (马兰下榻国际饭店) 。
  1999年7月10日:《秋千架》在淄博剧院演出。
  1999年:马兰赴美国演出。
  2000年:马兰赴台湾演出《红楼梦》、《秋千架》。
  2000年12月:与吴凤花合作表演黄梅戏.越剧《十八相送》(央视录制)。
  2002年6月9日9点30分: 录制央视《艺术人生》 (入住梅地亚)。
  2002年9月:与白燕升在福州一起主持央视戏曲频道中秋戏曲晚会。
  2002年1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安徽慰问演出。
  2003年9月:参加陕西卫视晚会,演唱《乡音已改》。
  2005年2月: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守岁大观园》。
  2005年3月:在湖南卫视杨谰《天下女人》做嘉宾。
  2005年3月:在江苏卫视《女人百分百》录制专辑。
  2005年11月:参加广州.深圳中华戏曲名家演唱会,演唱《如此红尘》。
  2006年2月:在河南卫视《梨园春》当评委。
  2006年6月:在湖北担任“八艺节”剧目评选评委。
  2006年9月:在凤凰卫视录制节目,《锵锵三人行》之《中秋节里话习俗》。
  2006年10月:第二次参加广州.深圳中华戏曲名家演唱会,演唱《女驸马》。
  2007年:荣获美国纽约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美华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2008年1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领奖。
  2007年6月:参加走进余姚-戏苑百家演出。
  2007年12月:录制《戏苑百家·情归何处·马兰》访谈节目。
  2008年1月:和白燕升在合肥主持吴琼演唱会(暨五朵金花回家)。
  2008年3月:上海参加《非常有戏》。
  2008年4月:《戏苑百家·情归何处·马兰》访谈节目播出。
  2008年12月12日-15日音乐剧《长河》在上海演出。
  2008年:参加录制《文化主题夜》《陈蓉博客》《长河排练记录》《鲁豫有约》等节目。
  2009年5月:《戏苑百家·长河漫漫·马兰》访谈节目播出。
  2009年春:主持上海戏剧学院戏曲音乐剧专业在全国各地的招生工作。
  2009年9月:应邀担任“越女争锋”评委。
  2009年9月:参加湖北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9月16日晚在湖北剧院参加开幕式,并接受记者采访。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