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职人员】邵仁枚 的详细信息 |
邵仁枚 |
个人简介: |
浙江宁波人,电影企业家。
邵仁枚在家中排行第三,六弟为邵逸夫。1930年,邵仁枚与邵逸夫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经营多间戏院及电影发行。于1958年再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大学建有邵仁枚楼纪念邵氏家族对大学的捐献。
|
从艺简介: |
人物生平1924年,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邵醉翁任制片兼导演;老二任编剧;老三担任编剧和影片发行,最小的邵逸夫在三哥的帮助下担任摄影。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得来的抽成统统进入家族账下,公司家长式的管理,最大程度缩短了制作周期,因此使影片具有很强竞争力。
1926年,邵仁枚带着邵逸夫南下新加坡开拓南洋电影市场。1930年,邵仁枚与邵逸夫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经营多间戏院及电影发行。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瓜哇、越南等地已拥有110多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电影市场。“邵氏兄弟公司”与“天一公司”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的电影王国。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邵氏影业受到严重打击,惨淡经营,艰难度日,最终被迫关闭。
1950年,邵邨人收购南洋影片公司,建立“邵氏父子公司”(SS)。
1958年,与六弟邵逸夫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SB)。自此,“邵氏父子公司”经营戏院和影片发行,“邵氏兄弟公司”主管制片业务。称霸香港电影市场二十余年。1985年3月2日,邵仁枚因病逝世。香港大学建有邵仁枚楼以纪念邵氏家族对大学的捐献。
作品监制(一)
泣荆花 (1934)
黎夫人(1936)
乡下佬探亲家 (1937)
监制(二)
江水东流(1960)
鱼水重欢(1960)
一树桃花千朵红(1960)
千娇百媚(1961)
金喇叭(1961)
隔墙艳史 (1961)
丈夫的秘密(1961)
花田错(1962)
杨贵妃 (1962)
白蛇传 (1962)
红楼梦(1962)
武则天 (1963)
閰惜姣 (1963)
杨乃武与小白菜(1963)
凤还巢(1963)
女人与小偷(1963)
血手印(1964)
血溅牡丹红(1964)
万花迎春(1964)
山歌恋(1964)
山歌姻缘(1965)
鱼美人(1965)
鸳鸯剑侠(1965)
小云雀 (1965)
心花朵朵开(1965)
西厢记 (1965)
兰屿之歌(1965)
红伶泪(1965)
毒玫瑰(1966)
女秀才(1966)
铁扇公主(1966)
何日君再来(1966)
边城三侠(1966)
盗剑(1967)
黑鹰(1967)
菁菁(1967)
青春鼓王(1967)
黛绿年华(1967)
明日之歌(1967)
催命符(1967)
铁头皇帝(1967)
兰姨(1967)
铁观音(1967)
欲海情魔(1967)
神剑震江湖(1967)
三更冤 (1967)
独臂刀(1967)
观世音(1967)
女巡按(1967)
船 (1967)
神刀(1968)
狐侠 (1968)
金燕子(1968)
落花时节(1968)
虹 (1968)
红辣椒(1968)
女侠黑蝴蝶(1968)
谍海花 (1968)
寒烟翠(1968)
玉面飞狐(1968)
女儿国(1968)
千面大盗(1968)
玉罗刹(1968)
色不迷人人自迷(1968)
燕娘(1969)
裸尸痕 (1969)
猎人 (1969)
导演
泣荆花 (1934)
马介甫(1935)
黎夫人 (1936)
出品人
七金尸 (1974)
踩线(1981)
打雀英雄传(1981)
红粉动江湖(1981)
尸妖(1981)
人皮灯笼(1982)
楚留香之幽灵山庄(1982)
柠檬可乐(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