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职人员】郑少秋 的详细信息 |
郑少秋 |
个人简介: |
1993年,《戏说乾隆》作为第一部在内地播放的郑少秋剧集,受到观众和媒体的热烈追捧,红遍大江南北。一时间,“四爷”、“乾隆”几乎成为郑少秋在内地的代名词,该剧不仅让内地观众认识了郑少秋,也开了内地“戏说历史剧”的先河。 1992年的《大时代》,郑少秋饰演性格极端的丁蟹(该角色曾被评为“百大香港经典电视角色”第一名),强有力地证明了郑少秋的演技,并且真真假假地在香港股市搞出了个“丁蟹效应”(“秋官效应”),连外国的股评家都专门撰文探讨这个香港独有的现象。 1993年以后,郑少秋陆续为TVB拍摄了《笑看风云》、《天地男儿》、《新上海滩》等多部大制作长剧,这些剧集均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并在内地多次播放。除了TVB剧集外,郑少秋还主演了“亚视”的《世纪之战(大时代2000)》,并主演了《江湖奇侠传》(包括上部《木兰秋菊》和下部《龙凤恩仇录》)、《神捕》等台湾电视剧。1998年开始,郑少秋先后受邀主演了内地电视剧《清明上河图》、《流星·蝴蝶·剑》、《千古风流一坛醋》等。 2007年,香港媒体评选出“百大香港经典电视角色”,郑少秋一人独揽七个经典角色,位列第一。到了今天,郑少秋仍然年年有新剧,年年男一号,同时还要担负起为TVB带新人的责任(香港媒体说“TVB经常扯着秋官的裙角盖其他人”),难怪人称阿姐是TVB的“镇台之宝”,而秋官是TVB的“救急法宝”了。 2007年,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郑少秋受李少红导演之邀主演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香港回归十年历程的史诗性电视剧《荣归》。 2009年,在海峡两岸正式开放影视合作政策之后,郑少秋受邀主演祖国大陆第一部公开赴台湾拍摄的电视剧《神医大道公》,该剧获得"001"号入台拍摄许可证,开启了海峡两岸电视剧合作的新模式。 郑少秋在表演方面的成就,我们早已经有目共睹,然而他的歌唱实力与他的表演功力实乃不相上下。自1971年发行首张个人唱片《爱人结婚了》以来,郑少秋已经发行过50多张个人粤语或国语歌曲专辑,收录了其主唱的449首歌曲(不包括重复的、纯音乐、以及未收录在专辑中的单曲及主题曲)。早在1984年,郑少秋就在香港红馆举行过首场个人演唱会。郑少秋的多张唱片荣获香港“白金唱片奖”或“金唱片奖”,其中《倚天屠龙记》、《誓要入刀山》、《楚留香》、《轮流转》、《做人爱自由》等歌曲入选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郑少秋先后有几十首歌曲打入过香港相当具有权威性的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郑少秋演唱的《笑看风云》更是在“中文歌曲龙虎榜”上蝉联数周的排行冠军。2000年,郑少秋参加《辉黄2000群星金曲回响》演唱会。2005年,郑少秋加盟《金曲情牵半世纪》演唱会,压轴表演并与众歌星同台演唱“香港市歌”《狮子山下》,受到好评。2006年,第29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郑少秋获颁香港乐坛最高荣誉大奖——“金针奖”,进一步肯定了他歌艺纵横的实力和对乐坛的贡献。 |
从艺简介: |
电影作品
所获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