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视剧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让泡沫越吹越大,而质量逐渐下降,目前已发生实质性的偏离和倾斜。
由于电视剧成本不断趋高,购买网络版权获取收益寥寥无几,入不敷出已是常态。优酷网吃掉土豆网就是电视剧产业走向败落的导火索,其后,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网联合抱团取暖,从竞争走向竞合,采用资源共享模式,也就正式宣告了电视剧产业泡沫破裂。
据统计,2006年,80集《武林外传》网络版权价1250元/集,10万元/部;2010年,95集新《三国演义》为15万元/集,1425万元/部;2011年,37集《宫2》全剧网络收入6485万元/部。单从网络版权价格上,五年时间价格直冲云霄,就决定电视剧上演了创作热潮,制造了行业火爆氛围,“钱途”一片光明。而另一数据则是行业写真,2011年中国电视剧产量超过1.7万集,电视剧播出模式依然,仅有1/12的能在电视上播出,呈严重饱和状态。
电视剧走到当下空前火爆场面,难掩背后逐渐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如今危机行情,在几年前就埋下了隐患,只不过业内一直存在侥幸,业外常被个案或假象忽悠,热钱不断涌入投机盛行而已。这一切的始末都与以下五点主要因素存在必然因果。
其一,电视播出平台量有限,急功近利者多。以现有平台电视剧一年播出约7000集的量,2011年末持证存量达33877集,达市场承受力近5倍,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国内各影视公司都想以现有资源和关系缔造财富,导致3/4的高库存排队等待上演或投资打水漂。
其二,政策刺激和限制兼备,没有配合机制。国家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电视剧市场看上去很美。但同时又有播放政策制约,这拉长投资周期甚至导致亏损。
其三,影视公司为上市募资,特意人为包装。视频网络点播收费并未实现,仅靠广告收益,属赔本赚吆喝。而多家视频网络要上市融资,展现实力,必定要做大蛋糕,提高市场占有率,纷纷以高价购置电视剧,渲染一种市场繁荣的假象,漏洞暂时被掩盖。
其四,只求数量和名人效应,滥造自毁质量。各制作方纷纷抢夺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优质创作资源价格暴涨,创作团队集体转入毛躁状态和快餐时代,导致原创动力极缺,精品一剧难求,粗制滥造横行,整体产能低下。
其五,视频网络抢独家版权,拉高网版价格。乐视网以超2000万元总价购《甄嬛传》为独家网络播放权,还未上映的电视剧《浮沉》,就被搜狐以超3000万元购得独家网络播放权,都是例证。
电视剧领域系列问题涉及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监管及市场各方正视对待。
来源:橙网-重庆时报 作者:白瑞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