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电视剧《三国》网络销售每集15万元,在当时已是天价。现在视频网站收购价格每集可达180万元,3年增11倍。
2011年起,一方面电视台收视率竞争加剧,另一方面,视频网站步入生死存亡期,双方均不断加大对电视剧版权的争夺,版权价格大幅提升。预计电视剧行业201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5亿元,2011~2015年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22%。其中,新媒体版权收入2015年有望达到53亿美元,未来5年CAGR56%。
电视剧制作领域高度分散,制作机构达4500家,资金仍在疯狂涌入电视剧行业。2011年国内电视剧产量达到20000集,较2009年增长55%,但整体供过于求状况在恶化。
业内人士分析,热钱的流入表面上把这个行业搞得很热闹,但实际上却让市场变得扭曲。电视剧价格的虚高导致演员片酬激增,而制作方、电视台到视频网站,都面临利润空间的压缩和赔本赚吆喝的风险。
电视剧投资“高烧”
自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后,各大电视台都加大2012年定制或者购买独播剧的力度,有消息称,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深圳、东方六大卫视2012年电视剧采购投入预计超30亿元。
不仅电视台加大对电视剧的投入,包括腾讯、搜狐在内的众多视频网站也纷纷加大对电视剧的投入,高价购买电视剧播出版权。在竞争最为激烈的2012年度20部热播大剧中,搜狐视频一家就将其中的15部网路版权收入囊中。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电视台采购版权均价为120~150万元/集,比两年前翻了一番,而热门影视剧的网络版权价格更是从1万元/集飙升到100多万元/集。电视剧步入高价时代。
随着视频网站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通过网络观看影视剧的方式越来越普及,它们开始把以前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公司的二元博弈变成“三国演义”。
影视公司利好有限
“现在渠道是没问题,只要生产出好的作品,卖高价无悬念。甚至电视剧还没开拍,一些视频网站开始提前预付版权费用。”民生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郑平表示。
以华策影视(300133,股吧)(300133)为例,公司去年三季报显示,当年1~9月,公司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44.92%。湘财证券指出,2012年实现收入的电视剧将是今年已经或即将投拍的20部723集电视剧,在发行量稳步上升的背景下,若发行价格能保持高位或继续上涨,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提升。而光线传媒(300251,股吧)、电广传媒(000917,股吧)、华谊兄弟(300027,股吧)也开始加大电视剧制作,欲从中分得一杯羹。
不可忽视的是,虽然视频网站推高了电视剧价格,但投拍电视剧仍存较大风险。从总体上看,电视剧产业处于供大于求。
“价格高的都是热播剧。但这部火了,下一部不一定跟着火,市场上缺的是精品,精品不可能从流水线上产生。”郑平认为,目前的电视剧市场极不理性,前面的入仓抬高价钱,后面跟着的就会亏钱,电视剧市场最后可能被带入恶性发展。
推高价格的始作俑者网络视频其实并不希望价格暴涨。目前,土豆、优酷、搜狐视频等视频网站凭借广告和点击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开始加大自制剧的投入。
此外,像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也都加强自制剧,纷纷成立电视剧制作公司、加大对影视公司的投入。“电视台、网站都不甘于花高价购买电视剧版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游制作公司的话语权。”郑平认为。
来源:投资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