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好戏纷呈的上海电视节上,评委们把最佳编剧奖给了40集电视连续剧《悬崖》。这里且不讨论该剧的编剧水平如何,仅就其中一处高潮戏的情节就有重大的历史错误1938年6月,从吉林珲春叛逃入境的苏联远东地区内务部长、三星上将(有些史料上还说是三星级政治大将)留西科夫被编剧写成了“上校”,该剧女主角顾秋妍在与白俄餐厅老板的交往中了解到,包括留西科夫在内的七个仇视苏维埃政权的白俄分子,要绕道土耳其进入苏联高加索地区的索契,去刺杀在那里疗养的斯大林。顾秋妍为了国际主义的责任,为了斯大林的安全,拉着打入哈尔滨伪警察厅当上特务队长的假丈夫周乙,冒着我党地工被暴露的危险,开车到山林中向苏联远东情报局发报,结果遇上了巡线的伪满洲国通讯兵,发生了一场遭遇战,顾秋妍冒死完成发报任务,但却被追击得滚落山崖,生死未卜……
编剧在这里似乎写出了一场好戏,但是却违背了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令人看后啼笑皆非。首先说留西科夫这位原先称作“契卡”、后来叫做“克格勃”的远东地区“红色上将”,他被派到远东地区之前曾任苏联敖德萨地区的契卡头目,35岁就被授予上将军衔。斯大林派他到远东地区来的目的,本是监视已经受到怀疑的远东军区司令员布柳赫尔元帅。此时苏联全国上下开展了大清洗运动,红军将领也难逃厄运1935年首批授予元帅军衔的第一名图哈切夫元帅此前已经被枪毙。排名第二的布柳赫尔元帅在国内战争时期,不但指挥红军大败高尔察克、温甘伦等沙俄匪帮,解放了远东地区,还在中国的大革命时期曾经化名“加伦”来到广州,担任了孙中山的军事顾问团团长,协助开办了黄埔军校,亲自参与指挥了“东征”、“北伐”的许多重大战役,还帮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南昌起义”的行动方案,1929年担任远东军区司令员之后,刘伯承、叶剑英等红军将领曾到伯利的红河基地参加培训……就是这样一位苏联红军的开国元勋,此时却被斯大林列入了“大清洗”的行列。然而就在留西科夫监视布柳赫尔的过程中,却从他一位“莫斯科的朋友”那里得知,自己也受到了怀疑。于是,他便以视察边境为名来到了当时苏“满”边界的最南端间岛省珲春县(今延边珲春)的长岭子地段,越过边界进入到了伪满洲国。这是轰动一时的国际性大事件,一是叛逃人员的级别高,他所在的位置必然了解许多军事机密,日本方面如获至宝。因为珲春虽是伪满洲国地盘,却是日本朝鲜驻屯军的防区,所以他们立即就把他空运到了汉城、东京和当时的伪满洲国新京(长春),留西科夫这位大人物一直处于军方的严密控制之下,哪里会出现《悬崖》一剧中让他随便出入白俄小餐馆、与反苏分子密商暗杀斯大林的情况呢?这是普通人都会想象到的,显然编剧太低估了观众的鉴赏能力。
日本军方随后制定了派遣留西科夫暗杀斯大林的“熊工作计划”, 由参谋本部情报部谋略课长影佐祯昭大佐全面负责。斯大林的父亲去世后,每隔三年他都要回到索契去祭祀,1939年正好又到了这样的年头。留西科夫被整容后,在日军的严密控制下与另外六名白俄仇苏分子一起在黑龙江横河子的训练基地内,模拟索契的马采斯塔温泉疗养院的房间格局,进行刺杀斯大林的训练。接着他们这伙人就在日军的监控下住进了大连的大和旅馆,在其中混入了一名化名“莱欧”(英文“狮子”一词Lion的发音)的苏联间谍。要去刺杀斯大林,这在当时的日本军界是何等绝密的行动计划,连苏联特工派进旅馆去收集厕所纸篓中传递情报的手纸的人员都被日方抓住了!由此看来,《悬崖》的编剧把这七个白俄仇苏分子安排在小餐馆里商量暗杀计划并举行出征仪式、顾秋妍冒死发报相救斯大林的这一情节是多么的荒诞不经。
笔者因为上世纪70年代初曾驻守珲春边防一线,对留西科夫一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四十年来一直通过苏联与日本的各种渠道搜集史料,还曾耗时五年拍摄了有关留西科夫及随后爆发的张鼓峰战役纪录片。当听人介绍《悬崖》一剧涉及此事件时,便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感到编剧对这一段史实的把握太不到位,上海电视节的评委们对参评剧目的史实了解也有欠缺。这样编戏和评奖的结果只能是误导观众。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