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9日至21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年度大会(2010)暨新剧推介会在北京会议中心盛大召开,吸引近千位业内人士与会,数百部节目进行展示。大会开幕式由电视制片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张明智主持,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等领导莅临。会上颁发了全国十佳电视制片人以及十佳出品单位、十佳出品人、十佳文学原著、十佳优秀作品、十佳制片人等奖项。广电总局电视剧司李京盛司长针对2010年电视剧拍摄做了情况通报。
优秀制作人喜获殊荣 李雪健萨日娜德艺双馨
全国十佳电视评选,是电视制片委员会主办的一项重要活动,今年已进行到第八届。今年,除了原有的“十佳电视剧出品单位”、“十佳电视制片人”、“十佳电视剧优秀作品”以外,随着电视栏目在全国电视收视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主办方恢复了栏目制片人的评选。罗丽平、李路、石卫平等知名制作人当选新一届的“十佳制片人”,《焦点访谈》制片人关海鹰等当选“十佳电视栏目制片人”。
为了鼓励优秀的原创电视剧精品不断产生,电视制片委员会与中国作家协会联手在本届共同推出首届“十佳电视剧文学原创”奖,王朝柱等编剧获此殊荣。
演员片酬高涨,已成为困扰电视制作业的一大问题。电视制片委员会在2010年曾携手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共同发表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剧制作行业的倡议书》。本届评选又特别设立了“最佳演员职业道德奖”,李雪健和萨日娜成为首任得主,藉此来弘扬行业正气,树立优良的演员职业道德规范。同时,为了提倡制片人和导演善于培养年轻演员,培养新生力量,也首次评出两名“最佳推新人导演”,由赵宝刚、康洪雷获得。
会上,资深制片人张纪中、孟凡耀也荣膺“最具影响力制片人”称号。
今年是电视制片委员会成立20周年,杨伟光会长透露,委员会除了要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还将继续做好电视节目交易市场“中视网”的开拓,为会员提供优质的电视剧交易市场平台,加强行业维权等工作,使委员会真正能成为会员之家。
获得全国最具影响力制片人 张纪中 孟凡耀
获得最佳职业道德演员奖 李雪健 萨日娜
电视剧行业热 年产量创新高
本次大会,有来自全国的500多位会员单位代表及数百位相关业内来宾出席,人数创下历年新高。会场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表示,这是他印象中年会人数最多的一次,由此可见电视剧行业的兴旺红火。
李京盛透露,2010年电视剧产量,在经历2009年的理性调整后又出现回升之势,总产量达到14800集,创近五年的最高。他根据十年来的总量数据推测,电视剧今后若干年的总产量将维持13000—15000集的制作水平,不会再有快速的提升,也不会如有些媒体所言的“崩盘”。
李京盛总结了2010年电视剧的七大特征:1、红色经典题材成亮点;2、现实题材回归主流价值观;3、谍战题材中的正面价值凸显;4、经典名著的改编引起讨论热潮;5、小众精品文化剧集涌现;6、题材风格多样化;7、电视剧编剧地位明显提升。他还特别提到,“穿越剧”的出现,是去年电视剧领域的一个令人关注的新尝试。
李京盛也提出了电视剧制作方面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演员片酬高涨,二是植入广告过多引发观众不满,三是字幕差错多,四是影视剧吸烟镜头多,五是方言问题需要重视。
电视剧“护航”电视台 独播剧成为大势所趋
2010年,电视剧播出时长占整体节目的37%。据电视剧司的估算,按照50万每集的制作成本,2010年电视剧总投资额达到67亿,较2009年的51亿增长了16亿。而2010年电视剧给电视台至少带来了300亿的广告收入,显示电视剧依然是电视台的“创收大户”,为此多数电视台都把电视剧作为全力争取的优质资源。
在播出形式上,电视台为争得更多的收视份额,愈发看中独播。李京盛透露,浙江卫视近期将会宣布,从2012年5月起,全年黄金档只播独播剧。在随后进行的播出机构主题演讲中,北京电视台副总编张强,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副总裁杨文红也介绍了各自台在购买新剧及拍摄独播剧的若干想法跟举措。可以预计,独播剧有望在未来“独步天下”,以往“n+X”的购买模式将逐渐萎缩。电视剧制作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