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留洋记”》
2012-11-05 02:14:57

  几周前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缅甸总统吴登盛不期然自曝:“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中国的电影,你们(翻译好、配好音)的电视剧,我也很想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电视剧开始陆续出现在缅甸电视观众的视野中。尽管没有配音,全靠简单的字幕来理解剧情,但缅甸、新加坡、越南、印尼,乃至部分欧美国家的普通观众正是通过好看的电视剧萌生了对中国武术、历史、神话和英雄人物的兴趣。

  令吴登盛和缅甸百姓高兴的是,今年9月14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缅甸宣传部签署了一份协议,四个月前在国内热播的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即将制作缅甸语配音版,于2013年在缅甸播出。对于近年来晚间8点档基本被韩剧占领的缅甸观众来说,这部全长40集、讲述中国当代都市家庭生活,并且首次采用缅甸语配音的电视剧,将会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历史古装剧偏热,现实题材遇冷

  译制缅甸语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任务,落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缅甸语部肩上。几个月前,部门主任梅浩带人把剧情介绍、片花送到缅甸相关部门过目,对方很快认可了这部电视剧。真正把协议签下来,前后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在梅浩印象中,这样的办事效率对于缅甸方面来说,已经快到令他意外。

  梅浩对《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卖相相当有信心,因为缅甸的电视剧生产实力较弱,像《金太狼的幸福生活》这样的投资规模、制作水准,拿到缅甸去,绝对算是精品。稍稍令他有些顾虑的是,这部电视剧并不是缅甸观众一直以来最欢迎的古装、历史题材,而且这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第一次采用缅甸语配音,不知道当地的普通观众是否喜欢。

  缅甸的成功只是一个新近的个例。现在中国内地一年的电视剧出品量已经超过1.5万集,二十多年前,这个数字只有如今的十分之一,但“墙外开花”的案例却不在少数。

  在内地电视剧“漂洋过海”的短暂历史上,内地电视剧所谓的“漂洋过海”主要还是局限于日本、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港台地区,只有极少量电视剧进入欧美市场,也只能在海外华人频道和有线台零星播出。美国国际频道都曾推出过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这部经典电视剧被香港亚视以8000美元一集的价格购买了播映权,直接推动亚视的收视率首次超过了竞争对手香港无线。

  此外,真正能“走出去”的电视剧绝大多数都是像《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这样的古装剧、历史剧、正剧,反映中国当下社会的当代、现实题材则普遍遇冷。2004年戛纳电视节上,中方带去了一大批当代题材电视剧,结果反响平平,在中国大红大紫的《士兵突击》2008年曾受邀参加艾美奖,最后空手而归。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营销总监程春丽曾对媒体表示,欧美观众认为中国的电视剧编造痕迹过重,不能反映中国人的现实生活,而日本、韩国观众又认为中国的演员不够养眼、剧情不够浪漫,所以对中国的青春偶像剧压根不入眼。

  离《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登陆缅甸还有几个月时间,梅浩正带着团队做全面的准备,他的想法是,不论如何,尽可能把这部戏的台词翻译得更“缅甸化”一些,中方还准备邀请缅甸当地的明星来为这部电视剧配音,以便让普通百姓更容易接受。

  “媳妇”嫁到坦桑尼亚

  像这样经过深度“改造”,走向国外“非主流”市场的中国当代题材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并不是第一单。去年11月,在广电总局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推动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接到任务,向位于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输出一部电视剧,目标是展现中国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此前,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许多东非小国,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国电视剧,坦桑尼亚观众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了解甚少,如果播放《雍正王朝》这样的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当地百姓不一定看得明白,这种情形,与中国电视剧此前在海外市场上的境遇完全不同。

  负责执行项目的斯瓦希里语部门主任韩梅和同事们考虑再三,试着把2010年在国内热播的《媳妇的美好时代》拿给来自坦桑尼亚的雇员看,才看一两集,他们连说“特别有共鸣”。原来,东非许多国家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相似,这部电视剧里一家人打打闹闹、分分合合、婆媳暗斗、丈夫受夹板气的种种桥段,在坦桑尼亚的家庭中也比比皆是。就这样,《媳妇的美好时代》幸运“入围”,成为首部进入坦桑尼亚的中国电视剧。

  以往输出到较小国家、地区的电视剧,基本上只有译制的字幕而没有专门的配音。不过,坦桑尼亚作为一个欠发达国家,近些年电视机刚刚走进千家万户,多数家庭的电视机屏幕都很小。《媳妇的美好时代》台词又长又密,如果翻译成坦桑尼亚语字幕,估计字幕就得占半个屏幕,来不及看完。

  韩梅和同事们决定为这部电视剧制作配音版本,结果转了一圈,在坦桑尼亚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最后在同样使用斯瓦希里语的肯尼亚找到了三个很有声望的明星,为剧中的毛豆豆、余味和余妈妈三个主角配音,其他角色的配音则发动身边的工作人员来客串,连坦桑尼亚驻华使馆外交官的孩子也参与了。

  坦桑尼亚只有一家国营电视台和两三家实力较强的私营电视台,本土的电视剧制作水平还停留在中国30年前的水准,一部电视剧常常只有一个场景、一个机位,两个演员在镜头中来回对话,剧情十分简单,而且当地电视台还在使用模拟信号,清晰度也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当高清画质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宣传片花乍一出现在坦桑尼亚的电视屏幕上,极其清楚而精致的画面令当地人眼前一亮。

  去年11月23日,《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特别举办了隆重的开播仪式,中坦双方都有高级别官员出席,在当地形成了一件盛事。不过,由于是首次引进中国电视剧,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仍然十分谨慎,最初他们没有给《媳妇的美好时代》安排黄金时段,只安排在每周一、二、三的晚间6点半播出,每天只播一集。结果,刚刚开播不久,《媳妇的美好时代》收视曲线一路上升,许多观众打电话到电视台抱怨播出集数太少。

  此前,大部分东非人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或者根本不了解。韩梅告诉记者,如今不少坦桑尼亚观众写信告诉她:“原来中国的城市是这么现代化,原来中国人是这样生活的。”

  于艰难之中求突破

  当初《媳妇的美好时代》“嫁出去”的宗旨并不是商业利益,因此《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国出品方华录百纳无偿提供了版权,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也只是象征性地支付了一点费用。坦桑尼亚广播电视公司副总裁乔·卢加拉巴姆曾透露,今年有很多东非国家上门来洽谈,想购买这部电视剧斯瓦希里语版的播出权。下一步,《媳妇的美好时代》将在肯尼亚播出。

  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中国的电视剧版权价格很高,像坦桑尼亚这样经济实力欠缺的国家难以承担,而没有充分尝到“甜头”,他们也不会轻易出手购买中国电视剧。

  事实上,不仅东非,中国电视剧在其他海外市场上的“走出去”同样面临各种困难。在这个问题上,华录百纳曾有过一次成功案例。几年前成功登陆北美市场的《李小龙传奇》颇具说服力。这部电视剧从一开始就打“国际合作制作”战略,邀请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出任执行制片人,并吸收了30多个国家的演员参演,因此还没拍完就引发了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的关注,最终该剧销售到全球64个国家,单集收入超过10万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当初韩国电视人为了打开海外市场,不惜“放血”打出一集一千美金的低价,甚至在印度等国免费播放《大长今》,还为了迎合中国观众喜欢“大团圆”的心理而拍摄了两个版本的结尾。等到观众纷纷“上瘾”之后,东南亚很多国家的电视荧屏也不知不觉成了韩剧的天下,韩剧的价格则水涨船高。台湾八大电视台企划副总赖聪笔曾对媒体表示,中国电视剧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推广思路。

  趁着《媳妇的美好时代》的余温,中方特别于今年9月17日至24日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举办“中国电视周”,向当地观众播放《中国人的现代生活》等16部中国纪录片,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刚刚成立了一个影视剧“非通用语”译制中心,专门将国产影视剧译制成小语种,向世界各地输出。

  韩梅和她的同事们正在罗列一份中国电视剧名单,有针对性地推向更多东非国家。她认为,为了打开这片未开发的市场,中国电视剧目前可以喊出较低的价格,或者干脆免费赠送播出权,以换取对方电视台的一些广告时段作为经济补偿,三五年之后,也许东非观众会对中国电视剧产生一定的依赖度,到时候再谈更深入的商业合作也不迟。“现在的时机很好,如果错过,也许这个市场就会被其他国家的电视剧抢去。”

  那些走向海外的国产电视剧

  延伸阅读

  那些走向海外的国产电视剧

  《西游记》

  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曾远销新加坡、泰国、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最早成功走向海外市场的国产电视剧之一。

  《还珠格格》

  在亚洲许多国家大受欢迎,还曾在美国播出。由于该剧在韩国的收视率太过火爆,一度诱发了韩国三大电视台对中国电视剧的封杀令。新版《还珠格格》在台湾华视的8点档播出,以0.76的收视率垫底,远低于当年老版《还珠格格》的盛况。

  《卧薪尝胆》

  2007年中国电视剧《卧薪尝胆》以4万美元一集的高价卖到韩国,首次进入韩国主流电视台的晚间黄金时段。

  《蜗居》

  一直以来古装题材的国产电视剧最受海外市场青睐,而2009年的电视剧《蜗居》在东南亚许多国家热播,成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出口的转折点。

  新版《三国》

  2009年,新版《三国》在日本达到9 万美元一集,总共发行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超过3.4亿,成为迄今为止在海外市场销售最好的国产电视剧。

  新版《水浒传》

  2011年新版《水浒传》在台湾的收视率接近两个点,在内地电视剧中已经很高,但仍然比《醉后决定爱上你》等台湾本土偶像剧的收视率低一半。

来源:搜狐娱乐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