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刘女士的女儿最近迷上了一部电视剧——《火蓝刀锋》。正上高二的小姑娘不仅喜欢上了军旅剧,还发誓高考时要考军校,去当兵,这着实让刘女士惊讶。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小姑娘还化目标为行动,一心扑在了学习上,颇有火蓝刀锋“乌云”一样的冲劲。
一部电视剧,能给予孩子如此“正能量”,也算是优秀作品的标准之一。在文化生活较为匮乏的年代,一部好的电视剧,足以使得“万人空巷”。即便在今天,电视剧依然是众多观众的最爱,每晚的黄金时间,各个电视频道都会借电视剧来提高收视率。诚然现在的观众眼光越来越“刁”,电视剧质量“鱼龙混杂”,插播的广告越来越多,但一部好的电视剧,还是能够轻易抓住观众的心,让人不由得守候在电视机前。
几十年间,观众们喜欢的电视剧换了一个又一个,念叨的角色也从“刘慧芳”变成了“小燕子”,现在又成了“乌云”,但那份因电视剧打动的情愫却永驻心间。今天,让我们盘点下电视剧,说一说电视剧那些事儿。
影响一生的经典老剧
“影响一生”,这句话放在今天,像是“销售达人”、“心灵鸡 汤” 类似 畅销书 上的 宣传语。但想起那些经典老剧,这句话实不为过。《渴望》,被称为维护中国传统 美德 最成 功的一 次电 视创作。因为 《渴望》 的热播,无数观众以刘慧芳之喜为喜,以刘慧芳之悲为悲。甚至有人将她作为择偶标准——娶妻当娶刘慧芳。
既无闭月羞花容貌,又无婀娜妖娆身材,刘慧芳之所以魅力无穷,完全是因为她身上那种为家庭勇于牺牲的道德感召力。当观众为之沉迷的时候,刘慧芳的温柔、勤劳、贤惠、善良、宽容……使得更多观众认清了美丑,那种撞击心灵的契合,也使刘慧芳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大众偶像,社会女性的道德楷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名著被搬到了荧屏之上。其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更是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并且凭借此造型享誉世界,成了众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符号。
数十年间,每逢假期,《西游记》 总会反复播放,常驻在一代代孩子心里。那个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丰富了无数孩子的童年想象,更让他们了解到了自由与真善之美。
现在看来,曾经的经典电视剧无论从剧情,还是到拍摄技术,放在今天都难称精品。但在那个年代,却铸就成一代人的精神食粮,进而影响一生。
“偶像剧”背后的代沟
假如你是“80后”,肯定记得《流星花园》吧?
2002年,这部偶像剧席卷了整个大陆,大街小巷无处不见“F4”的字眼。当无数少女幻想着“道明寺”出现在自己身边时,广电总局一道禁令,让这部电视剧彻底与大陆绝缘。“有负面影响,易误导青少年。”这是当时广电总局的禁播原因。其实不仅《流星花园》,凡是偶像剧,都经历着这样的争议。在青少年看来,偶像剧满足了自己对于青春的幻想,而在家长看来,偶像剧“甚于洪水”,避之不及。
早恋、拜金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偶像剧公认的三大负面影响,这也是为家长所诟病的原因。让人生阅历有限的孩子远离偶像剧,就是远离这些负面因素,想必是众多家长的想法。但不可回避的是,家长对于偶像剧的态度背后,也是一种专断和蛮横,或者说是对于孩子的不尊重和不信任。
青少年思想虽不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但也并非黑白不分。如果不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家长未必强迫孩子去认同自己的观点。家长确实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负有引导责任,却不能以“道德检察官”自居,强制孩子只能接受某些所谓“正确”的价值观。而这种强制,其实也正是所谓代沟之源。
哪个少年不钟情。今天指责孩子看偶像剧的家长,其实都有过这样的青春经历。淡定点,这只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跟风”的时下电视剧
一部《潜伏》,掀起了谍战剧的收视潮;一部《蜗居》,烧起了伦理剧的“一把火”;一部《美人心计》,一扫古装宫廷戏的低迷;一部《火蓝刀锋》,使得军旅戏大热……
时下,电视剧“跟风”成为了“主旋律”,拿《潜伏》为例,该剧热播后仅仅半年的时间里,一下子就涌现出了超过50部谍战电视剧。不仅仅是题材跟风,甚至连名字都跟风。同一题材的电视剧名字常常大同小异,一部《亮剑》,引来《利剑》、《化剑》、《冰剑》,还有《黑冰》、《黑洞》、《黑粉》、《黑幕》、《黑金》……
从名字到内容,众多电视剧“扎堆”已经让观众雾里看花,更让人看不懂的是,现在又流行起了“穿越剧”,这种看似充满想象实则肆无忌惮的创作,一度抢占荧屏。
随意篡改历史、过度戏说,在“穿越剧”里面,为了提高收视率,编剧导演们不惜冒篡改历史之大不韪,张冠李戴,混淆是非,把乾隆送到唐朝谈情,将关羽带到清朝说爱,皇上甚至爱上了一个“90”后……其戏谑之手法让人啼笑皆非。穿越剧不是不可以写,但是不能像“过家家”一样随意,如果影视圈都热衷于省时省力又保险的经典剧目翻拍,弃用费时费心的原创,最终遭罪的还是观众。
和老剧比,新剧并不缺剧情和技术,但缺乏一种态度——面对观众的严肃和真诚。
国外电视剧成热捧
说到跟拍,不得不提一提国外电视剧。现在很多热播的国产电视剧,其实都是模仿和翻拍的国外电视剧。
比如《欲望都市》(中国版名为 《好想好想谈恋爱》)、《绝望的主妇》(中国版有《你是我幸福》、《美丽主妇》)、《CSI:犯罪现场调查》(中国版有《第八感》、《死亡现场》)、《迷失》(中国版名为《末路天堂》)、《越狱》(中国版有《远东第一监狱》)、《反恐24小时》(中国版有《24小时警事》、《危情24小时》)、《急诊室故事》(中国版有《无限生机》)……
受制于版权等问题,很多国外电视剧尽管无法在电视上播出,但泡在网上追着看,也成为诸多年轻人的最爱。
韩剧算是国外电视剧潮流的引领者,但如今,又慢又长、情节雷同的韩剧让无数年轻人远离了韩剧。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洗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两个韩国大娘你一句我一句,家长里短得能唠上两集,怪不得有网友直称韩剧就是“裹脚布”——又臭又长。
现在年轻人群体中最为流行的莫过于美剧,从情节紧张的《越狱》到欢乐的《生活大爆炸》,美剧以对观众口味的把握和迎合、考究的艺术品位、越来越复杂的人物和形式,迅速抓住了观众的心。
无论是国产剧还是海外剧,一部部一集集,让无数剧迷们为之上瘾、为之疯狂。他们被电视剧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一种精神所感染,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电视剧的魔力。
来源:德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