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广电总局拿出千万元巨资奖励原创优秀剧本是应该的。但问题是重奖是否能改变电视剧“大部分是烂剧”之类的现象。
广电总局拿出千万元巨资奖励原创优秀剧本是应该的。但问题是重奖是否能改变电视剧“大部分是烂剧”之类的现象。
从表面上看,电视剧烂是剧本之烂,而剧本的烂又在于编剧。可是,现在国产电视剧“大部分是烂剧”的根本原因其实不是在剧本和编剧身上。据悉,如今大多编剧创作剧本时,都是在制片方的“委托定制”下完成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的编剧杨金凤就透露,她在写家庭剧《同父异母》时,本想借助悲剧故事倾注人文关怀,片方却要求将本子改成喜剧,硬加上了争家产、三角恋等桥段,活生生将一个温情故事扭曲成一场闹剧。这就是说编剧在创作剧本时不能全由编剧说了算,还得听片方的,得由人家说了算。否则,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本子就通不过,就不能投入拍摄,甚至可能被人家炒了鱿鱼。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编剧只能看片方和投资人的脸色,按片方和投资人的意见行事,哪能以创作出优秀剧本为第一。除非碰上将电视剧质量视为第一的制片方和投资人。这种现象是重奖没有法子改变的。
编剧除了受制于片方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制约。编剧其实就是个“小媳妇”,创作剧本时要听命于“公公”、“婆婆”、“小姑子”等各色人,如何创作自个当不了家作不了主。如此这般,哪能创作出优秀剧本。即便写出了优秀剧本,也会是白白地劳神费力。这也是重奖无法改变的。
再说,现在编剧在创作时并不差钱,尤其是一线编剧。如今的一些投资人是有钱的主,出手很是阔绰,他们看中了某个编剧就会开出丰厚的稿酬。说句直话,投资方的丰厚稿酬并不比重奖的吸引力差。有媒体报道,电视剧编剧的收入在十余年间翻了30倍。其中,一线编剧单集稿酬已过10万元,有的编剧报价甚至达到25万元一集,身价直逼一线演员。业内认可的编剧,写作一集电视剧的收入是四五万元;“熟手”的酬劳是每集一两万元;刚入行的新手收入则是每集四五千元。算一算,20集的电视剧,顶级编剧会有500万的进账,就是新手也有10万元的收入。一般也会在百万元左右。而现在一部电视剧往往超过30集。按理高稿酬应该出现高质量的剧本,但现实却是高稿酬往往引来的是低质量剧本。其原因就在于编剧还有投资人、电视台等疯狂地追逐金钱、急功近利。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编剧只好跟风创作,投资人、片方和电视台也喜好这种跟风创作。为啥现在只要一部电视剧吃香,类似的电视剧就遍地开花,其原因就在于此呀。所以,重奖之下,未必能产生一批优秀的原创剧本。
为了改变国产电视剧大部分是烂片的现状,除了重奖优秀原创剧本外,还得充分尊重电视剧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让市场去优胜劣汰。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