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2國產劇:家斗戰斗加宮斗》
2012-12-21 02:12:11

  2012隻有兩種劇

  家斗劇與戰斗劇

  隨著限娛令正式執行,今年各大衛視播出電視劇的數量大大增加。據統計,今年電視劇產量依然超萬集,截至12月14日,上星頻道(除開央視一套和八套)黃金檔期間共播出電視劇214部。在播出的劇目中,隻有兩種劇大賺特賺:情節雷同的家庭倫理劇和雜糅了各種元素的抗戰劇。當然,宮斗劇也魅力不減,只是在廣電總局限制下,數量大減。

  爭斗一

  抗戰劇帥哥美女參戰

  在各種限制之下,抗戰劇由於受播出政策的約束最少,也因此成為了熒屏上最多見的劇目類型。在上星頻道黃金檔期間播出的劇中,抗戰劇及諜戰劇共72部,佔據播出總數的34%。

  與以往戰火彌漫的抗戰劇相比,2012年的抗戰劇更加娛樂化、偶像化和傳奇化。其中劉愷威主演的《戰火西北狼》,吳奇隆擔任男一號的《向著炮火前進》,王雷領銜的《戰旗》,周渝民主演的《彼岸1945》,都打起了“偶像抗日”的旗號。在抗日戰場上,李雲龍式的草莽英雄已被青春偶像范的熱血青年替代,不僅有帥哥還有美女參加。同時,抗戰劇也借鑒了家庭劇、倫理劇的特點,《獨刺》就是融合了家庭倫理劇的諜戰劇﹔《正者無敵》則是抗日宅門戲﹔《火蝴蝶》則走的是抗戰言情劇的路線。

  爭斗二

  家庭劇離不了家產房產

  今年國產劇中家庭倫理劇儼然成了家斗戲,幾乎把目光都對准在婆媳、婆媽、家產、房事上,家庭生活永遠是一地雞毛,把家庭劇題材的戲寫窄了。

  今年安徽衛視並沒有受到抗戰劇熱和家庭劇熱的影響,播出電視劇多以中年主婦鐘愛的情感題材為主。而東方衛視更被網友評為家斗台,在今年播出的19部電視劇中,家庭劇比例達到36%。大量家庭倫理劇都是婆婆與媳婦、岳母與女婿的斗爭,《我的經濟適用男》、《要過好日子》、《媳婦是怎樣煉成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丈母娘來了》、《新女婿時代》等劇作都充滿了家斗的特色,無不是圍繞家長裡短、爭奪家產、婆媳爭斗等社會話題展開。

  爭斗三

  宮斗戲加上懸疑推理

  雖然從年初開始,廣電總局明令禁止宮斗戲、穿越劇在衛視黃金檔播出,但今年可以說是甄嬛的一年,也是孫儷的一年。上映於2011年底的《甄嬛傳》,在2012年得到了升華。在引爆收視狂潮的同時,也被評為最上檔次的一部宮斗題材的電視劇。而鄭嘉穎和新晉女星甘婷婷主演的《深宮諜影》在宮斗戲的基礎上融合了懸疑推理題材,成為這部戲的看點。《隋唐英雄》因為有劉曉慶與陳沖兩大影后的加盟,眾多美女新星的助演使其收視可圈可點,網友戲稱“將英雄劇演成宮斗劇”。隨著年末《大太監》的播出,已經將宮斗上升到一個離奇且顛覆三觀的地步,我們看到的李蓮英、慈禧都是忠義耿直、是非分明、先國后家的,完全顛覆了中學課本教給我們的歷史觀。據騰訊娛樂

  國產片

  2012隻有一個贏家

  小成本片

  2012即將落下帷幕,電影圈的那些事總算塵埃落定。據消息稱,國產電影票房2012全年突破160億元毫無難度,但與原定的180億元的目標尚有距離。縱觀國產片,銀幕上下斗成一片,小成本片脫穎而出。

  爭斗一

  分賬之爭

  還好沒有禍及池魚

  利益永遠是爭斗的源頭,面對賀歲檔這塊大蛋糕,11月15日,中影、華誼兄弟、光線、博納、星美等五大發行公司聯合向院線提出,將發行方票房分賬比例從43%提高到45%,涉及賀歲檔的9部電影。面對片方的強硬態度,院線方斷然拒絕,甚至以不上五大發行公司的電影相威脅。最終雙方和解,以《一九四二》、《王的盛宴》為先頭兵,簽署了兩份不同的階梯分賬合同。

  有了這次強硬對話,有不少業內人士呼吁,片方與影院分帳應該改變過去一刀切的模式,根據實際情況,在一個基准線上下浮動。然而,對普通觀眾而言,不管他們怎麼分配利益,隻要電影票不再漲價就好,這還有待觀望。

  爭斗二

  小片逆襲

  國產小成本也有春天

  誰說觀眾都是人傻錢多?管你大片小片怎麼斗,觀眾隻為好看的電影買單。回顧今年上映的小成本電影,許鞍華的文藝片《桃姐》票房過億,范冰冰保駕護航的《二次曝光》僅用2000多萬元的成本就收獲過億票房,不得不提的還有正在熱映的《泰囧》,成本不到3000萬元,最終票房可能超過6億元。此外,還有全部由網絡名人主演的《神探亨特張》,成本幾百萬元,卻將今年的金馬獎收入囊中。

  相比之下,投資1.2億元的《白鹿原》僅收回1.3億元票房,投資2.5億元的《一九四二》很難收回成本,《王的盛宴》投資近9000萬元,票房也就剛過億元,這幾部大片基本要虧50%。當然,不能不提另一部大片《畫皮2》,這部在國內率先啟動制片人中心模式的大片,以近7億元票房刷新國產片的票房紀錄,導演為大的模式可以休矣。

  爭斗三

  好來虎入侵

  國產片亂陣腳

  進口片和國產片的對峙一直是個話題,今年正式進入白熱化,因為從今年起,我國每年增加引進14部進口分賬大片,而且好萊塢電影公司分賬比例也從13%提高到25%,因此美國各大電影公司今年紛紛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在今年的進口片中,老片新映的3D版《泰坦尼克號》豪取10億元票房。《碟中諜4》超過6億元,《復仇者聯盟》、《黑衣人3》、《冰川時代4》也都輕鬆拿下數億元。國家廣電總局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進口片排名前十影片的票房就高達47.8億元,接近上百部國產片的票房總和。

  面對進口大片的凶猛,國產片更是自亂陣腳,最突出表現就是今年排片發行上的混亂,單就6月1日這天,就有《雨果》等10部電影同時上映。不過,進口片也有苦不堪言的時候,比如《超凡蜘蛛俠》、《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普羅米修斯》以及《敢死隊2》四部進口大片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集中上映,內部?殺讓人心有余悸。
来源:重慶晚報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