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专业户”谈抗战剧:荧屏需娱乐不夸张就好》
2013-03-13 03:16:15

 
于震在《一个鬼子都不留》不仅使枪,还使杀猪刀

根据佰川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抗战剧《一个鬼子都不留》于昨晚登陆浙江卫视。“英雄专业户”于震首度拿起杀猪刀,饰演杀猪匠庄继宗,怒杀鬼子报深仇。

近日,包括著名编剧高满堂等在内的不少业内人,都对荧屏抗日戏过多过滥、太雷人等予以质疑和批评。对此,于震表示,现在抗日题材作品确实有些泛滥,不过荧屏上还是需要抗日剧的“阳刚之气”,自己也会把抗日英雄继续演下去。

历史有原型并非“娱乐化”此次在《一个鬼子都不留》中,杀猪刀,甚至是石块、弹弓、飞针,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玩意,都被杀猪匠庄继宗和李占奎用来惩罚残暴的鬼子。然而,鬼子手里有的是枪,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以冷兵器去对抗热兵器,还屡屡得手,会不会如不少网友所言,这是一种“抗日剧娱乐化”的手法呢?“庄继宗拿的不是一把杀猪刀,而是一捆杀猪刀,他用各种杀猪的手段去杀鬼子。”于震对记者强调说,“他基本上靠偷袭,跟特种兵似的,其实没有正面战场。 ”饰演李占奎的马少骅也回应称,“我们剧中的飞针不是八卦也不是聊斋,我查过史料,是真有其事。

抗日题材是严肃的题材,不应过度娱乐化,我觉得武侠化传奇化很不可取”。

反对抗战剧夹带古装、武侠据统计,2012年全国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电视剧200多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剧超过70部。2012年横店影视城共接待剧组150个,其中48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平均每天300个“鬼子”被“打死”,横店影视城被网友调侃为“横店抗日根据地”。


最近,著名编剧高满堂再次“呛声”批评当前抗日题材剧扎堆,剧集原创少、模仿多。

不过,于震认为抗日剧精品并不多,“我希望电视里多播抗战剧,弘扬民族精神,告诉年轻人要彰显男子气概,我挺害怕中性风,男孩就该像男孩”。

至于抗日剧娱乐化备受争议,他表示:“我的抗日知识来源大部分是权威书籍,而不是从电视剧中学来的。电视剧需要娱乐化,不要太夸张就好了,不要让90后、00后连抗日战争是什么事儿都不知,这就有偏差了。”于震同时强调,自己严格反对把古装戏、武侠剧元素融入抗战剧。

来源: 南海网(海口)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