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某电视剧组又在拍抗日剧《台儿庄》了,此剧能否拍得好?因为尚未关机,也未看到文学剧本,在此不便评论,但以目前内地电视剧编、导、演拍片的总体水准而言,我个人并不看好。
近年,荧屏的抗日剧不可谓不多,但坦率地说,除《亮剑》等少数电视剧拍得较好、耐看以外,大部分抗日题材电视剧都很“烂”,实在无法看下去,颇令人生厌。这些被观众讥为“抗日神剧”的东西,大都不顾历史真实、胡编乱造,其创作态度不严肃,只是以“抗日”作为一个由头、载体,由编导随心所欲想像情节,其令人生厌的原因:一是出发点不是以揭露日寇侵华阴谋、暴行,并总结抗日斗争经验教训为目的,而是收视率第一,娱乐第一,把造成我3000万同胞死亡的抗日战争娱乐化,其中以《抗日奇侠》走得最远,其“神功”超过日军子弹,使人想起义和团再现。二是一味以美女吸引眼球,不论我党地下工作者还是国民党的军统、中统,一律都是魅力四射大美女。这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也违背历史,要知道,地下工作人员最忌讳的就是长相举止太吸引眼球,而越普通、越不显眼的人最能隐蔽、保护自己,若地下人员美女个个花枝招展,招蜂引蝶,能不暴露吗?现在倒好,美女抗日已经发展为“妓女抗日”了,靠得住吗?三是一些电视剧明曰抗日,实质是在演绎一男二女或一女两男的三角恋,大段大段地表演缠绵感情,这哪里是当年的男女之情?纯粹是某些剧组男女演员关系的写照。四是不顾历史事实,大搞主观臆想,公式化概念化,如现在因为搞海峡两岸交流,于是便大写地下党与军统“联手”抗日、“国军”与八路军、新四军“联手”抗日,还胡编了“中国兄弟连”故事,连抗日时期在江南残害老百姓的“忠义救国军”也被捧出来了。其实国共联手抗日,主要是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在正面主战场,共产党在敌后发展游击战);而战役上的配合,也就是抗战初在山西时双方有联系、有配合,后来国共两军都是各打各的仗;而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秘密工作战场,国共地下人员相互亮底牌“联手”,更是大忌。而且事实上国民党并未真心与共产党联手过,一直推行统共、限共、防共、溶共等反动政策,还发动了“皖南事变”对付共产党。在我的老家常州北乡,只有新四军地下武装在抗日,从没听说过国民党的地下势力抗日的。这些历史现在全写歪了,什么国共“兄弟联手”,其实一直到现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也不肯与大陆真心联手,在中国钓鱼岛维权中,台湾的表现就很差,不仅拒与大陆联手,还与日本私签所谓“渔业协定”(这是台当局在搞“两个中国”)。还有,凡写到抗战时的农村,不论年长年轻妇女,个个大脚如飞,似乎裹足陋习从未在中国发生过,更是完全违背真实历史。
当然,“抗日神剧”都是影视公司拍的,而公司是商业化运作,需要赚钱,就只能为收视率而吸眼球,这虽可理解,但情理上很难接受:对挽救中国灭亡命运的神圣抗战,对于3000万被残害的中国无辜生灵,影视公司为了自己赚钱,不惜都拿来做道具、做背景衬托,能忍心这么干吗?
平心而论,抗日战争中的主战场,中国是一直处于下风的,是且战且退,以致到抗战胜利时,国民党的军队都退至大西南了。当然,国民党的军队也打过一些硬仗、恶仗,中下级军官、广大士兵战死疆场者甚多,也极英勇,但由于国民党最高统治者战略决策能力差,每次会战虽有初胜或局部胜利,将士也拼命死战,但“大捷”后便是大规模撤退,如台儿庄大捷、“.一.二八淞沪抗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衡阳会战等无不都是如此,而造成日军兽性大发作的南京大屠杀之前的南京备战,中国的军队当局也有足以吸取的教训,但至今不见有一部影视剧真实反映和冷静客观的检讨。
我是愿意看抗日题材影视剧的,但希望编导能以认真、严肃、历史、科学、客观的态度进行创作,不能一味以“神功”博眼球,以美女三角恋讲故事、以妓女抗日搞噱头、以概念化套路图解“国共联手”,而应真实描写历史,揭露日寇的残暴,歌颂中国的抗日英雄。同时,我个人认为还要研究和拍出中国主战场屡战屡退的教训,除中日双方武器实力悬殊外,战役中中国方面的布局、决策、战术上的教训是什么?总之,对那场战争,中国的教训和失误应该有所反思,即如现在拍《台儿庄》,与80年代拍《台儿庄之战》也应有所不同,对那场会战应进行全景式反映、全面总结和全方位反思,毕竟在台儿庄大捷之后,中国的几十万军队最后还是大撤退了。
“抗日神剧”拍得过多过滥,对下一代认识抗日战争历史并无好处,是化沉重历史为轻浮、化英雄为神仙、化严酷战争为游戏。我希望有关方面能总量严控抗日题材影视剧,同时组织或集中力量拍出几部像《亮剑》那样水平的、有份量的史诗影视剧,如八路军敌后抗战(山西、冀中地区)、新四军抗战、正面主战场的著名战例等。抗战胜利70周年就快到了,难道我们就用“抗日神剧”去纪念这个胜利日吗?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