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剧应重视文化价值的传承》
2013-05-15 06:26:12

    2012年家庭伦理剧依然是当前电视荧幕上播出的主力类型,该列剧集以通俗剧创作为主要形态阐释社会伦理

和道德问题,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和大众性而备受瞩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李群表示,2012年大量

家庭伦理剧在创作中过于放大作品的世俗性而忽略了电视剧的艺术特性。他们过于突出“家斗”,夸大婆媳关系

,夸张现实问题而忽略文化价值的传承。作品走向滥情化、恶俗化。

  特点一:夸大功利价值忽略情感价值

  2012年以婚姻关系为主题的家庭伦理剧在创作上以夫妻关系为切入点描写婚姻生活,主要集中以80后夫妻生

活为叙事载体。李群表示,对于夫妻幸福生活的描摹停留在嬉笑打骂的情节之中,电视剧在情节设置上过于简单

。故事情节之间缺乏逻辑性,缺乏身体思考与探索人性之间的伦理价值,作品显得单薄。电视剧《离婚前规则》

中第一集,情侣王明轩与蒋新瑶一起去游乐场坐过山车,王明轩发现自己安全带无法扣上面临危险,蒋新瑶义无

反顾的也将自己的安全带松开,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他一起面对生死,以示双方之间深厚的爱情。李群表示,

电视剧以这种脱离现实而毫无铺垫的场景来展现所谓的爱情的坚不可摧,在情理和逻辑上并不能打动观众,反而

让观众觉得这些缺乏现实性场景所刻画的爱情过于稚嫩简单。

  特点二:过分夸大代际冲突

 

图片为李群提供

  从图中可知,2012年家庭伦理剧以婆媳/岳母女婿关系为切入点的占了28%。这些作品大部分热衷于展现婆媳

/岳母与女婿之间的斗争冲突。电视剧《丈母娘来了》中丈母娘看见提着百万现钞上门求亲的年轻“土豪”就眉

开眼笑,对女儿带货架的“高穷帅”男友就以“无房无车”等理由奚落有加。李群表示,剧中以大段情节展现丈

母娘的市侩,这类电视剧在内容上设置了诸多吸引观众眼球的看点,都在用略显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尖酸刻薄的

言语制造多重生活障碍。家庭“硝烟”弥漫成为此类电视剧的创作常态和卖点,电视剧创作者淡忘了自身肩负的

道德职责,对其引发的负面效果熟视无睹,致使一些“婆媳斗”的电视剧丧失了可信度,滑向了商业化、功利化

  特点三:弱化亲情人情重于描写欲望

  李群指出,电视剧激励展现家庭成员在面对利益冲突时为了满足自身欲望,肆意践踏亲情、妯娌感情,放大

对人性欲望的刻画。为了制造看点将传统亲情、妯娌情感弱化,忽视人情人暖;将传统的手足情、妯娌情打破,

造成家庭伦理剧走向恶俗化倾向,颠覆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对于文化价值构建造成极大危害。

  李群表示,家庭伦理剧在今后创作过程中需要着力思考如何在传统伦理基础上构建新型传统伦理,对传统伦

理文化作出现代性追求,既能满足观众对传统民族美德的伦理需求,又令人感受到超越传统审美风格的力量。家

庭伦理剧应该在表现内容上对现实进行艺术化处理,少一些做作、夸张和故弄玄虚,重在传递正能量和情感诉求

,重视家庭伦理文化的渗透。

来源:中国经济网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