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众喜欢《甄嬛传》,因为它精致,也就是你所说的“慢工出细活”,《新编辑部故事》其实也可以慢慢来做。
郑晓龙:这两部戏题材不同,《甄嬛传》是古装剧,慢慢做可以更精致,各种细节上把握得更精准,像安陵容为重博皇上欢心苦练冰戏,剧本上就一页纸,剧组为这场戏花了几十万元,设计、制作服装,研究清朝时的滑冰鞋怎么做。为什么这么折腾?因为冰戏是清朝四大皇家游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但我们的影视剧中从来没展现过。但是《新编辑部故事》是一个现实题材剧,就需要折射时下的社会热点,慢慢拍就会变成一边拍一边重写剧本,为什么?因为社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肯定是不行的。
记者:你认为评判一部剧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郑晓龙:短时间内无法评判一部作品的优劣,重播率越高的越是好片,时间才能证明作品好不好。
记者:经典剧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观众普遍认为翻拍或续写都不可能超越经典,你怎么看呢?
郑晓龙:我觉得有一个误区,就是不要把收视率当成全部评判的标准。电视剧作为文化载体,应该向观众传递某种价值观和正能量,经典与否都是观众评价的,以前我们做《编辑部的故事》在反映和讽刺现实;拍《北京人在纽约》是因为当年的出国热;拍《金婚》是因为媒体上很多关于出轨的话题。电视剧如果不能观照现实、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批判主义精神,我觉得没有太大意思。
来源:搜狐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