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文化输出的形式中,影视剧无疑是最为直接、最有影响的一种。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
》在坦桑尼亚热播成为热门话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和思考,纷纷表
示,希望通过电视剧这一平台,向海外充分展示国家形象,努力为中国电视剧走出去进行积极探索。
记者:应该选择怎样的剧目走出去?
余厉(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告宣传总监):中国电视剧要想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进入海
外主流市场,而不仅仅是在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徘徊,就需要打造精品节目。精品节目不仅在于如何讲故
事或者有多少名导和明星,还在于如何掌握和运用科技推动力和资本推动力这两种关键资源。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电视剧作品还停留在依靠故事和明星来支撑的阶段,这样的作品在欧美等国家难以获
得认同,技术人才的缺失和高昂的设备投入都制约着我们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如何将技术和资本结合好、运
作得当,是我们走出去的一个新课题。这次新文化打造了一部3D电视剧《封神榜》,邀请了电影《阿凡达》特
效制作团队来制作,就是希望通过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打造一个国际性题材的精品节目,进入国际市场。
记者: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李胜利(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对中国电视剧出口而言,价格高低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更
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电视剧的艺术形式不够精致,文化观念的表达也不够准确。
比如2008年有一部电视剧《李小龙传奇》,这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曾取得10%的收视率,可以说非常
成功,可是卖到国外以后就发现问题了。比如,一场空手道比赛,在其他选手都穿着空手道服、赤脚上场时,
李小龙却身穿唐装,脚着布鞋,这也是一种表达不当的表现,这会让海外观众感到很牵强。
记者:如何保证电视剧走出去后的收视效果?
李犇(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事务部总经理):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要看在哪个台播出,还要
看对节目的宣传力度,才能达到良好的收视效果。在国内有很多电视台与制作公司联合进行宣传,但在海外我
们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还很难达到赴外宣传的目的,因此,在播出环节上我们处于被动。但相信通过与海外主
流媒体的合作加强,沟通更加顺畅,寻找有效的宣传手段,在增加销售份额的同时提升影响力,这个梦想一定
会实现。
记者:有什么渠道让电视剧走出去更有的放矢?
陈永倬(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电视剧输出方面,重要的是在项目研发过程中,
就必须综合考虑到本土和海外市场的特点,从而保证项目在各国市场都有综合的影响力。
《苍穹之昴》就是华录百纳创新走出去模式的代表作,该剧是我们和日本NHK联合制作,从剧本到资源整合
都是深度合作,包括由日本人写作剧本,日本演员出演女主角等,这部片子播出之后获得非常多的好评,在NHK
地面综合频道播出时,曾以平均收视率5.12%、最高收视率7.1%的成绩轰动日本影视行业。
记者:在发行环节有什么捷径可循?
黄国贤(小马奔腾海外发行负责人):对我们而言,只要价格合适,交给其他公司发行也无不可,毕竟海
外销售资金回收比较慢,而这种模式能够让我们早一点回笼资金,降低风险。2011年小马奔腾制作的大型史诗
剧《三国》,并没有全程参与这部片子的海外发行,而是交给了东阳三尚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最终该剧出口到
30多个国家,海外发行营业额近亿元,创下中国电视剧版权对外销售的新高。
记者:在电视剧走出去的过程中怎样不断创新?
邵刚(艺恩咨询副总监):在电视剧走向海外市场的探索道路上,我国企业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像现
在除了传统的合拍剧、电视节推广、代理商销售等模式之外,还开始了创办华语电视剧频道这种新路径。我国
是电视剧制作大国,节目内容丰富,这给我们开办频道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再通过借助海外电视台这个平
台,国外的观众就能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各种电视剧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