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成电视剧血本无归 金牌制作人稀缺》
2013-07-24 03:39:39


      
[导读]2005年,60万元一集算高成本,2008年算中高,2010年算中低,到2012年,60万基本完不成。同时投资风险在剧增,每年有约600部作品因无法播出而血本无归。

7月17日,国内知名财经管理杂志《经理人》发布“2013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电视剧导演”,人们熟知的赵宝刚、郑晓龙、赵浚凯、高希希、郭靖宇、滕华涛等六位知名导演上榜。不论商业价值,还是艺术品位,每位导演都有响当当的作品,赵宝刚的《北京青年》,郑晓龙的《甄嬛传》,赵浚凯的《亮剑》、《断刺》,高希希的《陆贞传奇》等等,都创下收视率和投资回报的双高。

该评选以“商业价值”为核心,从五个维度对导演进行综合衡量,即产品回报率,生产控制力,产品创新力,艺术与价值观,导演影响力。打造了《亮剑》、《断刺》等多部经典作品的赵浚凯,其主要作品平均回报率超过166%,最高到达190%,成为中国电视剧最赚钱的金牌操盘手。

其它导演的赚钱能力也极强。郑晓龙作品回报率最高的是《甄嬛传》,达到115%;赵宝刚作品回报率最高的是《北京青年》,达到了88%。高希希出品的《陆贞传奇》回报率达到120%,但其大制作《楚汉传奇》仅达到41%。

事实上,如今的中国电视剧市场走到一个关键拐点。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2项规定”在坊间流传,未来很可能对电视剧总量、题材、时段等都有明确限制。这个信号强烈地预示着,电视剧投资不可控的风险正在增加。与此同时,电视剧制作成本逐年翻番。赵浚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年,60万元一集算高成本,2008年算中高,2010年算中低,到2012年,60万基本完不成。”虽然投资风险高,但对有经验的导演,仍然是可控的。

据评选负责人、经理人杂志副主编陈振烨透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披露过一组数据,2010年,电视剧产量1.4万集。到2012年,仅获得发行许可的就有2.1万集,按黄金时段每日两集计算,全年满负荷播出量为7000集。也就是说,2012年,共有大概14000集、约600-650部作品没有播出,投资方血本无归。

由此可见,高风险但未必带来高回报,投资风险巨大,投资者须谨慎。陈振烨认为:电视剧行业门槛低,进入很容易,什么人,什么作品都有,鱼目混杂。在这种环境下,投资人要擦亮眼睛,把钱投给最有保障的操盘手——也就是入榜的六大导演,不论收视率和回报率,他们过往的作品和业绩,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目前的电视剧业内,有整体操盘能力,能平衡好商业和艺术,并且有持续业绩做前瞻的商业导演,屈指可数。不少导演只顾个人作品,却不顾及投资人是赔还是赚。陈振烨建议投资人:“最简单的办法,找一家电视台,看下导演收视率排行,哪些人有操盘能力,这个比较有说服力。”赵浚凯表示:“商业导演一般不缺钱,可能下部戏没拍,钱就先打来了。因为他们都知道,我们这些人能够保证项目回报。”高希希则认为,商业导演考虑作品的时候,还必须对那堆钱负责。

来源:经理人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