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视察涿州影视基地接见全体参会人员及《三国演义》摄制组全体演职员。
1993年
5月8日--10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视制片评选活动》,中广学会常务副会长郝平南等11人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委员。 活动评选了首届全国电视十佳制片人、十佳摄制组、优秀制片主任。
1994年
5月9日--12日电视制片委员会举办了首届"全国电视十佳制片人"颁奖典礼,由北京电视台现场直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致词,并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及广电部部长艾知生等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全国第二届电视制片研讨会在京举办。全国代表200多人参加。
1995年
10月电视制片委员会出版了《中国第一代电视制片人》,本书集纳了五十多位制片人的论文。
11月12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届"全国电视十佳制片人"颁奖晚会,上海电视台现场直播。王光英副委员长致词,并与上海市委领导陈至立、龚学平等为获奖者颁奖。
1996年
11月11日电视制片委员会与上海国际电视节组委会在上海共同举办了《电视制片人与市场》国际研讨会,会议由电视制片委员会会长徐宏主持,来自荷兰、英国等国家的著名制片人做了主题发言。
1997年
12月20日、21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届理事大会。会议推举王光英为高级顾问,刘习良为名誉会长,张伟中、李振水、徐宏为顾问。新一届理事会有106人组成,其中常务理事32名。胡恩当选为会长。张明智为常务副会长,冯骥、张雪村、刘沙、商学锋为副会长。张明智兼任秘书长,孙雪萍、李治安、王升旗、崔承为副秘书长。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专业常务理事李振水等出席会议。
1998年
7月由广电总局人教司与电视制片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第一期全国影视系统制片人培训班。
1999年
6月电视制片委员会与广播学院管理系联合举办了首届制片管理研究生两年制课程进修班。
6月15日--16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电视十佳制片人"颁奖大会和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王光英,布赫,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李树文等出席颁奖大会,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作专题报告。会议期间,制片委员会与北京国际电视节组委会联合举办了"中国电视制片人研讨会",与会代表参观了庆祝建国50周年电视节目展览会。
2000年
4月应电视制片委员会邀请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大卫•欧文来京做交流讲座。
2001年
3月18日--19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四届"全国电视十佳制片人"颁奖大会和电视制片委员会二届二次委员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李树文、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李牧、学会常委副会长刘习良、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宝新出席会议。
11月30日--12月2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在北京西藏大厦召开了制片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中宣部文艺局长李牧、中广学会的常务副会长刘习良、张振华等领导同志到会祝贺。
2002年
5月8日--11日电视制片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电视制片委员会会长胡恩做的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新修改的会章,并按新章程推举王光英为电视制片委员会的高级顾问;刘习良同志为名誉会长;张伟中、李振水、徐宏为顾问。会议选出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32名,常务理事51名。会长:胡恩;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明智;副会长:冯骥、潘洪业、张雪村、李晓枫、于朴;副秘书长:李治安、刘沙、商学锋、王升旗、孙雪萍、崔承。
6月电视制片委员会邀请以金东圣会长为团长的韩国独立制片人协会一行7人到上海,并多次与制片委员会的部分副会长、常务理事进行了认真务实地会谈,双方就友好合作、优势互补、打造国际一流的电视节目精品,进行了具体的交流与探索。
6月11日电视制片委员会与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承办了上海《2002中国电影电视发展高级论坛》。本次论坛的主席由中广学会常务副会长、电视制片委员会名誉会长刘习良担任。
2003年
10月电视制片委员会与德国柏林经济文化促进会在北京共同举办"德国电视媒体及影视制作业推介会",制片委员会组织有实力的电视制作单位和在京会员代表与德国同行们交流了电视制作和市场需求信息。德国电视媒体诚挚希望与我们建立电视制片人才相互合作交流体系,并邀请制片委员会近期组团到德国交流访问。
2005年
4月25日--26日电视制片委员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会暨《中韩电视剧产业发展论坛》在浙江象山召开。中广协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韩国MBC电视剧委员会委员长李在甲,导演李珠环、吴京训,中国电视剧制作人李培森、高建民、张明智、潘洪业、杨玉冰及电视编导阎建刚、郑晓龙、顾伟丽等业内百余人参加论坛。韩中两国专家就电视剧如何贴近生活,如何靠真实精湛的故事获取广大观众的共鸣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习良作了题为《加强交流 促进合作》的讲话。
5月13日电视制片委员会联合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邀请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对电视剧《搭错车》的创作进行研讨。
11月中下旬电视制片委员会应新西兰华语传媒公司、三角电视台的邀请,副会长潘洪业、于璞带队一行八人赴新西兰、澳大利亚进行了行业交流和专业考察。这次考察得到中国驻新西兰奥克兰领事馆领事的接见,并参观了新西兰毛利电视台,与新西兰三角电视台台长进行了座谈。
12月23日--25日电视制片委员会第三届四次理事扩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到会讲话。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电视剧制作行业自律公约》、《关于解决电视台拖欠片款的建议》和《关于保护电视剧著作权的建议》等若干文件,迈出了我国电视剧制作业自律维权的第一步。
2006年
6月1日为培养高素质的电视制片管理人才,出版了《电视制片管理艺术》、《影视制片管理艺术》两本教材。
8月22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在京召开以"规范电视剧市场、推进电视剧精品工程"为专题的座谈会,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的领导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媒体的领导以及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法人代表共50余人与会。针对电视台垄断电视剧市场、拖欠购片款等问题,大家开展了热烈讨论。同时,纷纷为如何促进电视剧精品制作,推进电视剧内容产业的良性运转,规范电视剧市场,优化电视剧利润分配等业内关注的问题献计献策。
10月25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张明智应邀参加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论坛"。针对亚洲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张明智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得到了与会29个国家代表的响应,大家纷纷要求与中国电视剧制作行业协会建立伙伴关系,在电视剧的制作以及交易诸多方面进行合作。
2007年
9月电视制片委员会与中国传媒大学管理系联合举办了第八届制片管理研究生两年制课程进修班。
10月1日电视制片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电视剧制片管理艺术》一书出版。该书可以作为我国电视剧制片人资格认证考试的参考书,也为各高校制片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本实用的教材。
10月8日电视制片委员会联合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举办50集电视连续剧《金婚》研讨会。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电总局的20余名领导和专家对该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金婚》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艺术价值和意义甚至超过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热播的《渴望》。
2008年
10月27日--28日电视制片委员会2008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广电总局、中广协会领导和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解放军系统的电视剧制作机构的150多位法人代表与会。来自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互联网等单位的近20位嘉宾列席大会。
12月28日电视制片委员会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北广传媒集团、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共同在京举办电视剧《春草》研讨会。
2009年
3月电视制片委员会副会长杜大宁组织了两批制片委员会会员代表,共计30余人先后到台湾交流访问。
3月电视制片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于朴带队组织了10余个会员单位赴香港电影节参展。
9月16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对大量申报授牌的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估和筛选,评选出了九家景地单位并授予了"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的荣誉(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河南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实业有限公司、山西榆次晋商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象山滨海影视城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榆次常家庄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闯关东民俗文化有限公司和廊坊国华影视基地)。
12月10日电视制片委员会举办2009年度大会以及新剧推介会。新剧推介的剧目达210部。会上总结了产业链模式新思路,同时,电视制片委员会为了鼓励会员创作精品电视剧,电视制片委员会对六部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给予年终表彰。
2010年
3月29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与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版权工作委员会在人民网联合召开了"第二届网络影视发展CEO联席会",双方行业协会代表及所属会员代表深入研究并探讨制定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合作与发展规范。
4月26日2010年4月26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与中国互联电视制片委员会携手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针对影视大牌演员片酬非理性暴涨的现状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共同发表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剧制作行业的倡议书》,呼吁建立科学的演员片酬价格评估体系,促进影视剧制作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8月3日电视制片委员会和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携手与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签订了《互联网影视版权合作及保护规则》。
8月10日第八届全国十佳电视制片委员会评选,除了原有的"十佳电视剧出品单位"、"十佳电视制片人"、"十佳电视剧优秀作品" "十佳电视栏目制片人"与中国作家协会联手共同推出首届"十佳电视剧文学原创"奖。本届首次评出两名"最佳推新人导演奖"。为了弘扬行业正气,树立优良的演员职业道德规范,本届首次评出两名"最佳演员职业道德奖"。本届除了"十佳电视剧优秀作品"之外,还评出两部社会效益突出、艺术品位和文化价值较高的"优秀电视剧特别奖"。
9月27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城市广播电视台委员会与电视制片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大连第三届中国广播电视传媒论坛,"关注新形势下的电视剧市场"分论坛吸引了国内80余位城市电视台以及影视公司的代表参加,共论"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
10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联合中国广电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共同举办影视作品版权价值评估研讨会,就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的科研课题"版权价值评估准则研究"的分课题--影视作品版权价值评估体系进行研讨。
2011年
1月31日为了规范剧组管理, 电视制片委员会联手电影制片人协会多次征求行业专家、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起草了《电影、电视剧剧组管理制度总则》。总则共四章十二条,内容涵盖了劳务与劳动保障、生产与管理保障等,包括规范剧组聘任合同、安全与保险制度、剧组财务管理制度、剧组劳动纪律规定、版权保护等内容。待制度细则拟定成熟后将提交常务理事会研讨。
2月18日电视制片委员会2010年度大会暨新剧推介会成功举办,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电视制片委员会会长杨伟光、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的会员单位代表近600人参加了会议。
3月22日电视制片委员会与香港电视专业人员协会共同主办的"亚洲电视大奖--彩虹奖"电视节目评选活动在香港国际影视展期间举行颁奖礼晚会。彩虹奖的奖项分为四个类别:电视剧类、电视娱乐节目类、电视纪录片类、电视动画类;各类别设作品奖和单项奖。电视制片委员会为帮助会员单位实现电视节目"走出去",在2010年香港国际影视展期间,协助会员单位赴港参展,与来自全球的节目买家充分互动交流,建立渠道,洽谈交易。此举得到与会人士的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