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司马光》......这些语文课本里的经典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而最近,萧山一位文创爱好者与中央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京版北教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麦田教育基金等一起合作,将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个故事跃然荧幕,成为一集集电视剧,"串联"成为大型课本剧《语文故事》,让教材变得更为生动形象。这也是中国首部校园课本剧。
语文教材的经典故事搬上荧幕
将教材"华丽包装"成电视剧,萌生这个idea的是本土文创爱好者夏海良。今年30多岁的夏海良目前就业于开发区一家公司,平时,他对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关注。"去年,我和文化界的朋友闲聊时,我们注意到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仍然需要‘再开发';而谈到当前的课本教材内容时,我们发现,校园课本剧系列的拍摄在萧山乃至全国都是空白。于是,大家便有了投拍课本剧的设想......"夏海良说。
想到就做。如何让课本剧拍得既不脱离原有语文教材主旨,又广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是首要解决的大问题。为此,热心的夏海良和伙伴们在熟读语文课本后,走南闯北,把课本里出现的故事地点走了个遍,最后决定实景实拍,即课本内的故事场景出现在哪儿,剧组们就把摄像机扛到哪儿。"比如语文课本里的《鲁迅》、《孔乙己》等故事的原型都在绍兴,今年10月,我们剧组就会走进绍兴,探寻课本内出现的场景等,力求原汁原味。"
据介绍,《语文故事》以季播剧的形式出现,目前正在拍摄的第一季共有104集,每集10-15分钟,即拍即播,目前已在山东教育卫视定期首播;接下来,还会将语文课本中的成语故事、名言警句、国学经典等"翻拍"成第二季、第三季等,并随《语文教辅》一起,免费进入全国中小学校,成为课堂的生动教材。
中小学生可报名"自演"
不同于一般的电视剧,《语文故事》的演绎者不是专业演员,而是一群自发报名进行选拔的孩子们,这也是本部课本剧最大的亮点之一。夏海良告诉记者,课本剧拍摄至今,已走进北京、云南、山东等地的多个城市,每到一处,都会进行小演员的海选,让孩子们自己演绎课堂里学到的小故事,最本色也最能打动人心。
记者上网登录"山东教育卫视"网站,观看《语文故事》。每一集的开场,都有一个小主持人率先出场,告诉大家本集故事的主题;接着,由孩子们自演的故事上演,"好汉查理"、"妈妈的账单"、"给予的快乐"、"灰雀"等课本里的故事在荧幕上一一再现,在孩子们的演绎下,故事所蕴含的主题变得更为直接和形象。
8月29日,《语文故事》剧组还将在杭州图书馆启动浙江剧组的小演员选拔。届时,如果你是5-15岁的萧山中小学生,渴望过一把演绎课堂经典故事的戏瘾,可前往萧山快乐童年艺校进行报名,一旦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的层层选拔,有幸被剧组录取,就能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根据剧组安排,走进绍兴、富阳等地,进行实景拍摄。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