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古装历史剧乱改历史成风
人物辈分随意变 项羽竟与吕雉相恋
《王的女人》中"项羽"为了追"吕雉"在草地上大摆星形蜡烛
《陆贞传奇》高湛和陆贞恋情纯属差了辈了
《孝庄秘史》《美人无泪》都讲孝庄的故事
《美人天下》《太平公主秘史》《武则天秘史》中武则天各不相同
于正新剧《王的女人》正在热播,其架构的刘邦、项羽、吕雉、虞姬的四角恋情让人惊掉下巴,项羽吕雉一夜情,虞姬玩心计成第三者......
在古装剧市场颇有"一统江湖"架势的于正,这样毁历史已不是第一次了,《美人心计》《美人天下》《陆贞传奇》甚至是穿越题材的《宫》系列,无不贴着历史人物标签,而行俗套言情剧之实。不少人戏称,如果让于正去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名人们会纷纷从墓里爬出来找他算账。
不过,于正并不是乱改历史的第一人,影视剧目前拿历史人物做噱头已成潮流,往前追溯到十多年前的《还珠格格》不就是乾隆家的私事嘛,故事的起源来自于琼瑶看到了一个"还珠格格"画像。而近几年红极一时的古装剧,如《步步惊心》《宫》《美人无泪》等,到即将推出的《大谟谣》《秀丽河山》《长相思》等,无不是贴着历史人物的标签来吸睛,而所谓历史的真相与之并无太多关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版本很多
历史到底是如何的?
《步步惊心》和《宫》相继走红,一个红了八爷,一个红了四爷,可见剧集偏向的人品塑造是不同的,当然如果你看了于正制造的电影《宫锁沉香》,对雍正爷的判断以及"九子夺嫡"那段历史就又有新看法了。历史确是无法还原的,仅是与"九子夺嫡"相关的剧集就非常多,《皇太子秘史》《雍正小蝶年羹尧》等等,足以到脑袋看混乱。于是很多人再度想起那部历史大剧《雍正王朝》,那是真真的叫一个正史威武、大气磅礴。
《隋唐英雄》和《隋唐演义》去年相继热播,且不说这两部剧一个拍出了琼瑶剧的感觉,一个拍出了《水浒传》的感觉,单说两个背景相同主要人物相同的电视剧,就像没任何关系的两部剧一样,前者的李世民都比后者的李世民早生了20多年。
再说最近这部《王的女人》,前面已提到四个历史名人大搞四角恋的人物关系,与《楚汉传奇》中的"大众普及的大历史"相差甚远,就说其人物塑造,吕雉在《王的女人》中从始至终都是悲天悯人的"玛丽苏"形象,而虞姬却成了坏女人。
同样题材的《孝庄秘史》和《美人无泪》都是讲孝庄;《太平公主秘史》《武则天秘史》《美人天下》都是讲武则天,但是剧集不同,人物的故事和主角性格十分不同。
到底哪部是历史,还是相信正剧比较可靠。业内人士称,"拍古装历史剧起码要做到 大事据史,小事可编 ,现在写历史人物的古装剧都太能发挥了。"
都很能扯
为何把古装剧拍得很雷?
众多古装剧喜欢把剧集代入历史背景,拿历史人物做噱头,而又不依循历史,频频有意或无意踏入雷区。《王的女人》中化名的四位主角大搞四角恋,吕雉与项羽相恋,虞姬想方设法拆散两人。最后吕雉不得不嫁给刘邦,虞姬也嫁给了项羽,却无法斩断两人的爱。《王的女人》播出后,于正即遭遇网友大吐槽,称其又毁历史 。而且更让人震惊的是,《王的女人》的剧情和人物关系复制于正旧剧《玫瑰江湖》,"随便一部剧的剧情和感情纠葛,就可以套在项羽、虞姬、吕雉身上。一点也没觉得违合吗?于正太牛了。"
《陆贞传奇》中把高湛塑造成痴情贤君,更是把不是一个辈分的陆贞塑造成高湛的红颜知己,而陆贞这个人物其实是个祸国殃民的女人......
除了历史人物设置和故事胡乱更改,于正的《王的女人》《陆贞传奇》中涉及的服装、战争器械等服装道具也被称有些与历史时期不吻合。而事实上,近几年的古装历史剧,除去正剧,几乎出来一部被吐槽一部,《杨贵妃秘史》中还有新式发型和现代睡衣被网友大吐槽;《西施秘史》中的台词露骨也遭非议;《美人无泪》中熊手可以接
人身、特洛伊木马惊现科尔沁草原、海兰珠福晋吃盐咸死了,更有一段结结实实的"八角恋"。
为什么要改历史,为什么要向雷剧看齐?因为这样更易于收视和走红。于正的成功之道就被认为是"深谙观众心理",有剧评家分析, 于正知道要展现什么和避开什么,他的剧里永远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用轻松的爱情避开沉重的历史。这种避重就轻则让观众一边狂骂一边狂看。
逼退正剧
历史大剧空间为何缩小?
近几年,所谓的"古装雷剧"称霸荧屏,反而历史大剧的空间在无限压缩。9月份,历史正剧《大秦帝国之纵横》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被指无差评,但其收视并不尽如人意。而在此之前的颇有正剧范儿的《赵氏孤儿案》受到了莫大的赞誉,但却也是不愠不火的收视率。《楚汉传奇》高达2亿元的投资,平均收视率只有0.7,而被称做雷剧的《隋唐英雄》收视率一度创下播出平台当年收视纪录......
观众愈发低龄、速食化的接受心理让历史正剧的景况在历史"雷剧"面前显得很低迷,除了观众的"迎合"心理,在播放平台上历史正剧也并未得到有效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只有央视牢牢地守着历史正剧的旗帜,也制播了一批有水准的历史正剧,但迫于收视率压力下的各家卫视,早就"雷声载道"了,湖南卫视被称是雷剧台,而以往的正剧台北京卫视、安徽卫视、东方卫视等也开始大播有收视元素的剧集。
除此,偶像元素也渐渐在历史正剧中稀缺,据专业数据显示,网络视频播放率高的电视剧有相当大部分原因是偶像明星在起作用,而在历史正剧市场不好,红剧不红人的情况下,偶像明星更多扎根进"雷区",历史正剧都是"艺术家"们在出演,这对吸引年轻受众有极大影响。有业内人士称,"《赵氏孤儿案》如果不是有个粉丝缘特好的吴秀波(微博),就沉下底了。"同时,有雷点有偶像明星的古装剧,更适合宣传营销,因此更容易制造话题和吸引收视。
业内声音
"历史剧要有历史剧样子"
尽管秘史系列做到后期也遭遇吐槽,但尤小刚执导的一系列历史剧还是很有口碑的,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们的剧本创作期很长,要两到三年,我的剧本都会请历史学者进行史实把控。"而对于走红的有胡改历史嫌疑的电视剧,他表示,历史剧就要像个历史剧的样子,严谨地还原历史,很多剧胡编乱造,把历史改得面目全非,对于历史常识本就不扎实的年轻人来说有害无益。"
《大秦帝国之纵横》的导演丁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拍成雷剧怕对不起先人,"所以反而有点豁出去,把自己当回事一次,这个东西能够共鸣就共鸣,没共鸣也没办法,雷剧已铺天盖地,不如我就想拍个正剧试试。做正剧的心不会动摇,也不会向雷剧低头。"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