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电视制片委员会2013年度工作报告
张明智
各会员单位:
我受电视制片委员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向全体会员单位做2013年度工作报告。
2013年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的正确领导下,电视制片委员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紧密围绕电视剧制片行业工作的重点,积极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以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为宗旨开展主要工作如下:
一、充实工作部门,完善管理职能
为发挥电视制片委员会在政府和会员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保证行业职能的具体落实,2013年经新一届会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设置了办公室、项目推介部、节目推介部、投融资部、培训部、宣传部、理论研究部、法务部、网络部、组联部、外联部、大型活动部、景地协调部和生产协调部14个职能部门。细化了这些职能部门后,分别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工作,从组织上落实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举办出品人、制片人培训班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分重视影视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并将电视剧出品人、制片人培训工作列入2013年教育培训项目计划。
2013年,制片委员会面向会员单位举办了三期出品人、制片人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全国电视剧制作机构的法人、从事电视剧一线生产的制片人,三批共培训学员360人。本次培训的师资和课程内容经过电视制片委员会精心选择,授课教师有政府主管电视剧的领导、影视行业资深专家、学者、教授,每次培训后的问卷调查都收到了极好的反馈结果。学员们一致认为,培训班办得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职业素养,而且对今后的电视剧创作生产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
近年来,电视制片委员会先后有13人被中国传媒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他们在学科建设、专题讲座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高校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教学工作
2013年11月13日下午,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了艺术管理专业硕士建设研讨会暨业界导师聘任大会。电视制片委员会有7人被中国传媒大学聘为业界导师,开启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的先河,并通过业界导师为同学们提供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宝贵的实践机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及受聘的业界导师将为艺术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大力支持, 共同探索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为中国传媒大学梦想与现实讲座论坛提供支持
2013年的4、5月份,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连续举办了三期“梦想与现实”系列圆桌论坛。“梦想与现实”系列论坛由电视制片委员会与中国传媒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三期共邀请了9位在影视制片界成绩斐然的专家来与学生座谈交流,他们以自身的经历,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堂生动、务实的专业课,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
四、举办电视剧研讨会
为提高电视剧的创作水准和制作质量,引领观众的审美情趣,电视制片委员会举办了电视剧《圣天门口》、《苏东坡》、《妈祖》及《一生守护》研讨会。与会专家对电视剧的艺术创作特点、制作质量、观众反响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两部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为电视剧的精品创作生产全方位地总结了经验。此外,制片委员会部分会长经常参与会员单位举办的项目研讨和论证会,为会员单位出谋划策、提出参考建议,为提升电视剧品质和市场营销荐言献策。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服务空间
经过几年的努力,制片委员会官网为适应信息化、市场化的需求,为会员们建立了交易服务平台,影视剧的片库存储量已达4000多部。还建立了剧本、演艺人才,影视设备发布交易平台,完善了多媒体发行渠道、融资渠道及电视剧产业各环节的服务平台,每个会员单位都有独立的展示平台,可以随时免费发布影视作品及需求信息,更能够充实线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希望我们的会员单位有效地利用我们自己的网络服务平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拓展市场,不断提高版权价值。
为快速传达业内动态,及时听取会员诉求,制片委员会在2013年下半年专门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及制片人微信会员圈,为会员间的交流提供了即时沟通的平台。微信订阅平台可以及时发布行业的信息资讯,会员可以随时与制片委员会保持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通过该平台,能快速把会员的需求信息随时分享到会员的微信圈内。
制片微信订阅平台还为会员提供了每周四期影视行业动态,2013年下半年已发布影视行业动态资讯上千条,每天有500多位会员随时关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升了制片委员会的服务效率,增强了会员的凝聚力,并获得了会员的一致好评。
六、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
为维护电视制片行业的合法权益,保护电视剧的著作权,及时追回电视剧播出单位拖欠的购片款、打击网络盗播侵权是广大会员单位面临的最普遍、也是急需解决的两个难题。电视制片委员会法务部采取发送律师函、谈判、起诉等一系列法律手段为会员单位追讨被拖欠的购片款。至今,已为会员单位向播出机构追回五笔购片款,网络侵权案六宗。目前追讨购片款及打击网络盗播的维权工作仍在常态化进行中。
电视制片委法务部还为会员单位提供了多元化法律服务,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开展影视剧本及影视剧版权登记、影视企业及影视项目商标注册与品牌管理、影视企业及工作室设立、艺人经纪、影视投融资等一系列专项法律服务,有效防范和化解会员单位的法律风险。
2013年6月7日,电视制片委员会法务部与北京天驰洪范律师事务所举办了“影视业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研讨会”。北京仲裁委员会相关专业领域的仲裁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等诸多专家以及影视制片企业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针对影视企业关心的影视营销与不正当竞争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研讨会,对电视剧产业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防范意识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国家版权局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制片委员会法务部从维护电视制片人利益角度出发,代表电视制片委员会向国家版权局提交了《著作权法》的修订“意见”书,目的是为电视剧制片企业争取更大的法律权益。
电视制片委员会法务部联合北京仲裁委员会,将仲裁机制引入影视争议的解决途径。由法务部主任徐波律师牵头,与北京仲裁委员会共同组织了“影视产业法制建设与影视争议解决研讨会”,并积极促进北京仲裁委员会“影视争议调解中心”的建立,建立了快速、高效解决纠纷的渠道。
七、送戏下乡,深入基层
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首都影视产业联盟、中广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组织首都影视界百余名代表,赴大兴区青云店镇开展了2013首都影视界春节大拜年活动。北京30多家知名影视公司为青云店镇的群众送去了当前热播的影视剧。电视制片委员会和首都著名影视艺术家、导演、编剧向京郊百姓献上了新春祝福。
2013年5月电视制片委员会组织慰问团,慰问云南某部队官兵,赠送电视剧光盘百余套,并帮助部队建立了放映室,丰富了部队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
八、推进影视景地的建设
拍摄景地是影视生产的基础,每年大量古装剧和年代剧的摄制工作过于扎堆儿在几个景地反复使用,剧组间因景地使用频生矛盾,同时也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而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景地因拍摄条件的欠缺,不能有效使用,也无法达到发展旅游产业的目的。为给电视剧生产提供更丰富的景地资源,让供需双方达到双赢,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推动影视景地的多元化建设与发展。首先,我们向广大影视制作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其对拍摄景地的需求;其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次组织业内专家对具体的景地做详细的考察(如苏州东山景地、浙江象山景地、江苏扬州景地、山东东营景地、山东水浒城景地、辽宁岫岩景地、河北承德景地、天津小站景地、湘西芙蓉镇景地、山东海阳景地等)。举办研讨会并针对其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促成更多符合拍摄条件的景地尽早投入使用,制片委员会专家组经常性地深入景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九、积极推进海峡两岸三地和国际影视交流
促进海峡两岸三地电视制片业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人民情感的融合,是电视制片委员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本年度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和台北电视节活动期间,制片委员会会同九州音像公司组织两岸影视专家和学者举办了第十八届海峡影视座谈会,并组织部分编剧赴台进行采风和交流、挖掘好的剧本题材,此次行程涵盖文化、经济、农业、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使其多角度的了解到台湾的现实生活和风土人情。电视制片委员会还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了“2013年香港国际影视节”并设立制片委员会展区,为推动中国的电视节目走出去搭建了桥梁。
2014年是电视剧产业至关重要的一年,电视制片委员会将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本着想会员之所想,急会员之所急,做会员之所需的原则,勇于开拓创新,提高为会员服务的水平,把电视制片委员会办成会员的温馨之家。
(1)我们将继续完善各项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行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2)继续开展产业调研,就受众需求、行业状况、创作方向、市场规范等,及时向会员单位传达政府声音,提供行业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3)加强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做好亚洲彩虹奖的评选组织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国电视节目走出国门。
(4)继续做好会员的维权工作。借助高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监播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会员单位的版权利益,协助会员单位追讨拖欠的购片款。
(5)在2013年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做好2014年出品人、制片人的培训工作。该项工作已列入广电总局2014年培训项目计划。
(6)做好第十届“十佳电视制片”的评选工作。
(7)积极促进制片单位与拍摄景地的相互合作。
(8)继续做好中视网的电视剧辑录工作,收入更多的影视剧作品,为各类购片机构提供便利的交易平台,拓展会员的节目版权增值渠道。
(9)进一步做好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使会员第一时间分享到行业资讯与动态,促进电视制片委员会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同志们,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各项新政不断出台,市场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形势催人奋进,形势逼人创新,我们要顺应形势,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下,我们电视制片人要准确地切中时代脉搏,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相信在全体会员的团结努力下,电视制片行业一定会再上新的台阶。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电视制片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