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季综述:电视生态的大视频聚变》
2014-03-25 01:17:46

“三网融合”曾经是寄托了一代广电人梦想的热词。由于政府规制和技术演进等多方面原因,多年过去,全国的广电网络依然是一盘散沙,“三网融合”的提法已被学界和业界冷落数年。

 

现实中不断演进的“三网融合”

 

对三网融合的理解,最早的片面理解是“三网合一”,也就是三张网在网络物理层面的统一;再后来,三网融合被解释为业务的融合,也就是广电和电信运营商的相互进入,形成应用层面的融合;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多屏分发”和OTT成为关键词,广电和电信运营商都开始被管道化,融合也增加了新的涵义和解释。


渠道多元,跨界融合,反溯上游

 

上世纪末产生的PC互联网,影响的主要是书房;而发端于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移动革命和客厅的革命。客厅革命发端于传输渠道的多元化,也就是视频的“泛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IPTV的普及。以上海百视通为代表的广电运营商推出的IPTV首先对有线网的客厅垄断地位构成了挑战。IPTV的快速发展成就了上海百视通在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并成为全国性的广电新媒体公司;与此同时,IPTV使得地方广电集团和总台被迫在传输渠道方面进行左右手互博,形成了传输渠道的“竞合”格局。

 

第二个阶段是OTT TV的出现。从互联网的特性来说,IPTV具有过渡性质,而互联网电视OTT TV必将取代IPTV。OTT TV的出现,彻底打破了电视传输渠道的垄断性,使得电视行业开始从封闭的花园走向互联网的蓝海。伴随着OTT的一路高歌,客厅革命真正到来。

 

如果把上述三种传输管道和电信做个比较,DVB就是当年的有线固定电话、IPTV好比2G和3G移动电话,OTT 就是4G。视频的“泛在”是大势所趋,视频传输管道的产业格局必将面临重构。未来,概念之争逐渐淡化,在监管博弈下的相互融合和生态重构将成为关键。

 

第三个阶段是终端企业与网络视听内容聚合平台展开大规模端到端合作。

 

近日,优酷土豆集团宣布与智能电视厂商康佳集团战略联姻,为其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提供视频软件服务,并在康佳全线产品中独家植入优酷TV APP的功能和服务。这是优酷土豆集团继2013年底与深圳同洲电子、电视厂商海尔与牌照方华数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之后,践行其智能电视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此次发布,双方还提出了“易终端+易平台”的“1+1”战略:易终端即是极智易用的智能电视终端,易平台则是指开放易享的互联融合平台。从终端到平台,都渗透着优酷土豆集团的全面视频服务。


3月18日,海信与未来电视、爱奇艺PPS、凤凰视频、酷六、乐视、乐看、PPTV、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优酷土豆、优朋等11家视频网站,举行合作签字仪式。11家视频网站与海信形成的“1+11”格局,将实现迄今国内最大范围的互联网视频内容共享。


又有消息指搜狐视频联合联想已产生出互联网电视产品,预计不久将面世。这意味着,继阿里巴巴、乐视、小米、爱奇艺等企业之后,又一家互联网公司大举攻入互联网电视市场,这将进一步证明搜狐在加码视频业务方面的决心。


客厅革命的主要特征就是“跨界融合”。这种跨界和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参与者的融合:原有的封闭产业链被打破,通信、电视机制造,终端生产商、视频网站纷纷进入电视行业。尽管广电总局通过牌照进行管理,但开放的大门已经打开。

 

内容又是互联网生态链的核心部分。乐视网收购花儿影视,从源头上掌握优质的电视剧内容资源,降低网络版权的购买成本。

 

土豆近日全新提出“一个频道”战略,推出了服务“个人”和“机构”的影像自媒体产品—“自频道”,并基于“频道主”和“订阅者”两个视角全方位架构跨屏和线上线下体验系统。并结合用户体验、商业模式、运营机制等环节,提出了5个“一”规划。一个频道”战略中,土豆将通过自频道的广告分成、付费点播、付费直播、频道衍生品、电商服务等,为频道拓展更多商业机会。为此,土豆也专门组建了为自频道主提供商业价值开发的频道合作中心,专人提供自频道商业拓展服务。


运营商管道化,生态的重构

 

回顾2013年,全球传媒行业最大的热词,一是在广电行业的OTT互联网电视,第二个就是报纸,即报纸的停刊、关闭以及重组。

 

互联网对电视传输渠道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管道化,即OTT。有线网的管道化趋势是不争的事实,电视机终端面临着多种传输渠道的选择。国家有线的挂牌,必将重启广电网的跨地域整合,也将加强IPTV和OTT等视频业务的行业垄断和议价能力,对行业生态的影响也不能低估。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电视的生态链。传统电视的生态链是由内容生产商、播出机构电视台、传输渠道有线网络和广告公司构成的封闭产业链,而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这个生态链,主要表现在重构了产业链,新的参与者进入,以及延伸出新的商业模式。

 

那么现今为止,视频管道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一)止跌的有线电视

深圳天威视讯发布公告,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终端数为112.34万个,较2012年底减少了0.87万个;交互电视用户终端数为45.83万个,较2012年底增加了2.39万个;付费频道用户终端数为5.44万个,较2012年底增加了0.06万个;有线宽频缴费用户数为21.76万户,较2012年底增加了2.43万户。

 

我们来分析一下天威的业务情况,最传统的单向标清业务从2008年至今一路负增长,用户总数从2011年至今一路负增长。但天威及时进行了战略调整,重点业务放在做宽带和高清双向业务。2013年在收入、利润和双向高清用户总数三个关键指标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这说明单向有线电视受的冲击是明显的,全国近2亿单向用户将成为争夺的对象。


(二)进入“+”时代的IPTV

深圳一家庭用户,用的是深圳电信和深圳广电联合推出的IPTV,60寸的大屏,画面依然很清晰。深圳IPTV原本固守关外的形象已经彻底摆脱,和有线运营商天威视讯提供的高清和点播服务没有品质的区别。

 

在红火的OTT面前,IPTV虽然是技术层面的过渡产品,但定位准确,服务保证,收费稳定,从这点来看,IPTV的生命周期远没有结束。深圳正在做下一代IPTV,将集IPTV和OTT优势于一身,将是用户体验极好的产品。

 

北京广电在13年腊月初八也推出了升级版的IPTV,即IPTV+。北京IPTV+,直面竞争对手互联网电视,推出包括定制剧场、优酷专区、HIFI影院(5.1环绕声、3D)、深度专题、卡拉OK、电视挂号、教育在线、生活服务等高清和互动应用。

 

IPTV业务原有的商业模式是被电信运营商和宽带业务捆绑,“免费”搭送给用户。这种捆绑模式也有所突破,深圳IPTV在2012年5月取消捆绑,大跃进时代结束,但新增用户发展速度令人鼓舞。

 

IPTV没有有线电视官二代的优势,也没有OTT富二代的优势,但升级后依然有竞争力。电视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主要传输手段--有线电视太落后,大多数有线电视依然是单向的,观众被迫转向双向的网络视频。深圳IPTV实践已证明,高清IPTV和高清交互电视能吸引用户重返客厅。


(三)OTT TV,卖水经济?

2013年,最热闹的关键词就是OTT和盒子。OTT与上述两种管道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开放性。因为开放,OTT就有了互联网的特质,原有的圈块地,收过路费的模式已经失效;因为开放,OTT充满了想象空间,于是熙熙攘攘,皆为其来;因为开放,地域和行业被打破,于是开始跨界,于是需要牌照,需要集成,构筑了拦海大坝。但互联网的蓝海,这些都是拦不住的。

 

热闹归热闹,OTT面临盈利模式不清晰,价值链条不封闭,利益相关方众多,前景还看不透。唯一看透的是热闹的OTT会展经济,还属于卖水经济。OTT尚待实现的商业模式,可能包括媒体的眼球广告收入、新体验下的用户付费收入以及基于开放平台的增值业务,但这些都还处于用户培育期。未来,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

 

关键字:三网融合 OTTTV IPTV 互联网视频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