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星的“教授”和“大长腿欧巴”李敏镐让韩剧热在中国再度升温。面对“韩流”再袭,中国不缺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那到底缺什么?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华策影视主办的“华剧梦·国际风”请来邹静之、刘恒、麦家、简远信、梅小青等国内众多知名编剧、制作人与热门韩剧《继承者们》创作团队交流,探讨华语电视剧的国际化之路。而大型古装剧《大汉贤后卫子夫》则迈出全球化的第一步,该剧将在海外同步播出英文版。
造梦 传统文化需时尚表达
作为编剧界大腕,写出《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一代宗师》的邹静之坦言,韩国影视剧之所以大受欢迎,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宣扬,用时尚手段包装传统文化,进而国际化传播。这方面,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更有优势,“像《牡丹亭》中杜丽娘还魂,《西游记》中的筋斗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最近有一个话剧叫《黄粱一梦》被国外人顶礼膜拜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拥有文化大富矿为什么不积极开掘呢?宣扬传统文化是一个特别好的事。”刘恒则认为要学习韩剧“走心”:“在马云以前是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现在是平台为王。互联网可能让搞电视剧的人非常气馁,觉得我们的平台有点小,但对我们艺术工作者而言,我觉得所追求的终极平台是人心。”
造星 演员片酬压缩制作费用
“我妈妈66岁了,在她看《乡村爱情7》时我推荐她看《来自星星的你》,结果她果断抛弃了《乡村爱情》,并问我为什么写不出这样的剧本。”《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的编剧娟子说,“其实国产剧和韩剧在年代、家庭、古装等题材差距都不大,但唯独在时装剧上最差,为什么不行?因为中国制作费中最大部分都给大牌演员了,因为电视台希望用大牌演员吸引观众,但时装剧最大部分资金应放在制作上。”此外,国产时装剧还缺乏新偶像。“一说起中国时装剧就是佟大为、文章这几位老面孔,这样他们基本上没有危机感,因此才让某些大牌演员随便改剧本、不尊重其他演员不尊重编剧,而韩国每年都会有大量新人出来,自然竞争更激烈。”
新尝试 《卫子夫》上演双语宫廷大剧
此次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会上,由华策影视、香港now TV联合出品的大型古装剧《大汉贤后卫子夫》举行了全球发行启动仪式。该剧被定制成中英文两个版本,将在全球实现剧集的广泛传播。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透露,《卫子夫》将向全球华语和非华语地区发行,目前已有亚欧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联系洽谈该剧发行。该剧主创刘家豪、梅小青此前制作过《宫心计》《溏心风暴》《法证先锋3》等热播剧。他们表示,该剧的制作模式充分学习了韩剧,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希望让国产电视剧走得更远。(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