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期我们对目前排队申报材料的文化类准上市公司的基本分布情况作了整体性扫描分析,本期我们继续请@老魏 围绕这些公司的经营指标进行分析盘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些文化公司更具有撑得起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所需的内在价值。
根据对总共41家文化类准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进行分析,2013年这些公司的营业收入平均值为10.6亿元,与目前已上市的文化类公司平均规模超过20亿元的水平相比明显偏小。这其中,有8家公司的收入规模超过20亿元,隶属新华书店系统的新华文轩和电影业大哥的中影股份收入居于前列,出版业和影视剧行业亦是我国文化产业在规模体量上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而以游戏业务为主的盛讯达和迅游网络2013年营业收入均不超过2亿元,位列最末。与传统的出版、影视行业相比,游戏行业则是当下最引人关注的新兴文化业态。
图1:收入规模较大与规模较小的文化准上市公司对比(单位:亿元)
从收入增速的角度来看,2013年这些公司的收入平均增速为22.5%。这其中,增速超过40%的高成长公司有9家,昆仑万维和电魂网络两家游戏公司收入增速居于前列。收入负增长的公司有5家,北广科技和千乘影视收入增速位列最末。
一直对外保持低调形象的昆仑万维,是一家早已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的全球化游戏公司,该公司海外营业收入占比高达74%,昆仑万维所构建的“总部游戏发行中心+海外子公司”的运营架构,使其在海外运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表现。昆仑万维成立初期主要业务集中于页游研发、运营和全球发行,目前该公司业务重心已在逐渐向手游方向靠拢,未来公司上市后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手游项目,实现转型。
与高成长的昆仑万维相比,增速排在最末的千乘影视仅有22名员工,除了创意策划、销售发行等工作之外,其余职位全部外包。该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一度达到4亿元,但2013年营业收入却仅有2亿元,千乘影视每年仅拍摄两至三部电视剧,投拍电视剧一旦出现选题偏差、观众接受度低的问题,将迅速影响到收视率,进而显著影响公司业绩。这种投拍少量电视剧、低成本运营的运作模式,充分暴露出了千乘影视抵御风险能力弱、业绩波动巨大的风险,该公司上市获批的前景堪忧。
图2:收入增速较快与增速较慢的文化准上市公司对比
从净利润规模的角度来看,2013年这些公司的净利润平均值为1.9亿元。这其中,有7家公司的净利润超过4亿元,华强文化和江苏广电两家公司净利润规模居于前列,丝路视觉和北广科技净利润规模位列最末。
图3:净利润规模较高与净利润规模较低的文化准上市公司对比
从净利润增速的角度来看,2013年这些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平均值为13.5%。这其中,有7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超过40%,与收入增速相同,昆仑万维和电魂网络两家公司净利润增速依旧居前,暴风科技和北广科技净利润增速位列最末。
图4:净利润增速较快与净利润增速较慢的文化准上市公司对比
华强文化在众多文化准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脱颖而出,外界也对该公司给予了极高的认可,并认为华强文化将文化、科技、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全产业链盈利模式,是经营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从2006年第一个主题公园在重庆开业至今8年时间,华强文化不断攻城略地快速复制产品,意欲打造比肩迪士尼的全球品牌,目前已有9个主题公园开园,公司计划未来3年在全国建成16-19个项目。当下异常火爆的《熊出没》动漫和电影则是华强文化的另一个王牌,2014年春节上映的大电影《熊出没》的投资收益比高达20多倍,目前无人超越。
北广科技盈利能力下降则与广电设备行业的宏观大环境有关,2013年广电设备上市公司同洲电子和数码视讯盈利能力同样出现大幅下滑,未来行业景气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北广科技的经营业绩水平。同样处境不佳的还有暴风科技,暴风影音的盈利模式为“免费+广告”模式,广告收入是该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而暴风影音相当多用户只是用来观看本地视频,其盈利模式在这部分用户身上无法体现。目前,国内互联网视频行业竞争激烈,优酷土豆、迅雷、乐视等视频网站不断加大投入并且占据了用户选择的主流,暴风科技的盈利能力可能将遭受竞争对手的严重冲击。
最后,根据新生代上市公司评估模型,我们对这41家公司的业绩增速、盈利能力、毛利率水平以及长期经营稳定性等指标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评判,为这些公司的经营活力成长性进行打分并得出下列排名情况,以排名最高的公司得分为100分计算。
下期我们将对这些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分析盘点。
来源:文化产业新生代 作者:@老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