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电视业八大关键词》
2015-01-09 03:10:00

20141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称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外界俗称加强版限娱令,下称《通知》)正式实施。

  《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新闻、经济、文化、科教、生活服务、动画和少儿、纪录片、对农等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总播出时长按周计算不少于30%;每年播出的新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个,当年不得安排在19:30-22:00之间播出;每季度广电总局通过评议会择优选择一档歌唱类选拔节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其余不得安排在19:30-22:30之间播出。

  加强版限娱令旨在调整节目类型,丰富版面,同时鼓励原创。少儿、纪录片、科教等节目类型得到更多释放空间;歌唱类选拔节目优中选优,进入黄金档播出;引进境外模式节目总量受到控制,电视台原创能力得到激发。联合制作也成为电视台适应新政的自然选择,山寨、双黄蛋等现象成为市场不可避免的插曲。

  《通知》也提出了节俭办台的要求,对电视晚会进行了调控,原则上重要节假日的晚会同一天不超过3台。受此影响,2014年只有央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筹办中秋晚会,且均对晚会进行了瘦身

  2014,另一项重要调控举措对电视台制播体系和电视剧市场触动颇大。415日,广电总局宣布,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该政策被简称为一剧两星,即将于201511日起正式实施。

  一剧两星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均衡卫视综合频道节目构成,强化综合定位,优化频道资源,丰富电视剧荧屏。新政虽从明年元旦才开始实施,但对卫视、电视剧制作公司以及相关产业链的震动效应已经显现,各大电视剧制作公司对“4+X”倒计时时代的卫视黄金剧场版面的争夺战可谓焦灼。

  2015年,一剧两星对坚持独播的卫视没有太大影响,但对二三线卫视来说,平均购剧成本会增加近50%。编排方面,不少卫视选择二轮剧或者1.5轮跟播。也有卫视选择参与上游制作或者与制作方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对制作公司来说,在电视台购剧预算提价有限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谨慎投资大剧及拓展业务链成为必然,而明星片酬虚高现象或将有所缓解。

  此外,以中国梦为指导,总局对电视剧播出的题材也有更多的要求,先后下发了《关于20147-10月推荐播出参考电视剧剧目的通知》《关于卫视黄金档须播出爱国主义题材和反法西斯题材电视剧的规定》《排播五个一工程获奖电视剧和申报电视剧》等通知。

  关键词2:改革

  2014年,继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上海文广集团在建构新型媒体集团的探索上再次领先一步。

  315日,由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大文广)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小文广)整合而成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SMG)正式挂牌。上海文广结束一体两翼时代,开启一体化整合发展的历史阶段,黎瑞刚身兼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和SMG董事长、总裁。

  3月,东方卫视中心重组完成。SMG撤销了东方娱乐传媒集团的管理架构,以独立制作人为机制改革核心,对旗下娱乐板块进行资产重组和人事制度改革。全新的东方卫视中心由原东方卫视、艺术人文频道、大型活动中心、新娱乐公司、星尚传媒等组建而成。中心下设节目生产中心、节目研发中心、频道运营中心,以及业务拓展部、广告营销部、综合管理部。三部三中心围绕18组独立制作人团队,形成服务型内容管理机制。

  69日,上海东方广播中心成立,整合SMG旗下广播新闻中心、东方广播公司、第一财经广播、五星体育广播等四大广播业务版块,12个广播频率,进一步探索有利于激发节目创新的制作人制和适应节目制播分离的主持人工作室机制,瞄准全媒体互动产品,推出广播新媒体APP阿基米德。

  1124日,百视通与东方明珠双双复牌,以合并换股吸收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新的市场主体总资产预计将近千亿,将成为SMG整体上市和新媒体转型的一个平台出口,标志着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两家上市公司的复牌公告,双方合并后,百视通为存续公司,东方明珠注销。SMG旗下尚世影业、五岸传播、文广互动、东方希杰四大资产注入新上市公司。此外,以定向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文广投资中心、上海国和基金、国开金融等10家机构投资者募集不超过100亿元的配套资金,其中有近一半资金将投向互联网电视业务领域。

  1125日,SMG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以第一财经为平台,携手进军市场潜力巨大的金融数据服务领域。

  从体制到市场,从内容到渠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SMG这场被黎瑞刚称之为翻烧饼的运动是一项大工程。

  如何解决体制上历史遗留问题是黎瑞刚抓大放小策略中的大头。整合管理部门,压缩管理层,大小文广原有的26个职能部门压缩到13个,150多个干部收缩到60多人,其余均充实到内容生产一线。此外,规定离退休年限不满三年的干部,将不再参加新一任干部岗位竞聘。

  为了优化国资布局结构,SMG专门成立了清产核资办公室。据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SMG常务副总裁王建军介绍,SMG计划明年关停并转一半的亏损子公司。

  体制改革、业务整合、资产清算、流程再造、机制调整,接下来,这一系列举措仍将继续推进SMG旗下第一财经、线下演艺、广告经营、文化旅游等业务版块的改革。

  从理论上说,未来SMG很多业务领域都会注入新上市公司,包括广告、制作、销售、线下演艺、旅游、投资等;媒体通路上,则有OTTIPTV、有线网络等媒体平台。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媒体架构。黎瑞刚表示。

  关键词3:净化

 

  2014年,文娱圈怎么了?

  4月,《梅花烙》与《宫锁连城》之争公之于众。125日琼瑶起诉于正等著作权侵权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双方正式对簿公堂。1211日,包括知名编剧赵冬苓、刘和平、束焕、宋方金在内的109位编剧发表了一份声援琼瑶的联署声明。在众多编剧看来,于正侵权案不仅是两位编剧间的纠纷,同时也关系到影视业对原创的尊重和创作能力的可持续性。

  这一事件揭示了当下电视剧制作行业普遍存在的扒剧现象,也让知识产权保护再成焦点话题。

  此外,监狱风云成为2014年最火的网络段子之一,演员黄海波、房祖名、柯震东、高虎,导演张元、王全安,编剧宁财神,歌手李代沫等演艺圈人士频频曝出的负面消息长期占据了2014年娱乐新闻的头条。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大众审美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代表对低俗和违法行为妥协,一场净风运动势在必行。

  92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正式通知,明确要求不得邀请有吸毒、嫖娼劣迹的艺人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暂停播映有吸毒、嫖娼劣迹艺人主创的电影、电视、网络剧等影视作品。

  限劣令的出台,反衬出当下娱乐市场的病态。广电总局一内部人员表示当下娱乐圈存在审丑现象,借呕像来获取娱乐价值。限劣令的目的之一即为止杀这一现象,肃清社会风气。

  用一只权威的手将低俗文化、劣迹艺人阻挡在大众视野之外——“限劣令只是一种见招拆招的解决方式。要达到净化风气的目的,除政策规范与引导外,同样需要文艺工作者的自律与担当。

  目前,影视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资本大举涌入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行业泡沫和趋利行为。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影视从业者都在试图为行业发展正本清源,使文艺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关键词4:跨界

 

  2014年,跨界成为泛常态。

  首先是行业间的跨界。有数据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涉及文化娱乐产业的并购案有63起,资金总额高达550亿元。与2013年的同业并购趋势不同,这63起并购案中,行业跨界占比达六成。投资文娱产业,煤老板已非孤军,餐饮业、制造业、重工业等领域的上市公司频频出手。

  其次是影视制作公司之间的跨界。以电视剧起家的华策影视开始布局电影业,《小时代》系列、《分手合约》等,都为其财报增添了亮点;电视剧制作公司华录百纳,收购蓝色火焰后进军综艺市场,《女神的新衣》成为实践T2O模式的行业案例;脱胎于综艺节目的大电影《爸爸去哪儿》仅用了一个月拍摄却狂揽7亿元票房,综艺电影成一时话题。

  除此之外,新媒体领域也在跨界,BAT抢滩布局视频业务备受瞩目。

  跨界背后,三个层面各有原因。

  行业跨界是资本逐利的天性使然。房地产、传统制造业相对低迷,文化产业的繁荣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政府大力扶植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影视行业取得了近五年来的高速增长。大电影进入10亿元票房时代,热门综艺节目天价冠名费层出不穷,这些都刺激着热钱不断涌入。

  影视制作公司的跨界融合,主因是跨屏消费导致终端观众的打通,以及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制作的天然共通性。出于平摊风险的考虑,各影视制作公司会不断尝试其他领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分析,现在,影视剧公司和节目制作公司的双向渗透正在发生,他们都在向综合性娱乐公司转型,不再满足于只提供品类单一的内容产品。

  新媒体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内容IP化和移动市场的爆发增长促使他们通过跨界寻找支撑点。有分析人士表示,新媒体向上游内容制作产业链延伸已是大势所趋,其背后的娱乐产业链价值空间巨大。

  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多屏娱乐使得产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无论内容,还是渠道,其属性都不再鲜明。新型的综合文化娱乐产业正在形成,随着市场主体的资源整合,以及跨界产品边际成本的降低,产业融合的马太效应将加速显现。

  关键词5:资本潮

 

  2014,影视行业的资本大戏不断上演,并购与上市成一时热点。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5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发生50起电影与娱乐行业并购案,其中已完成24起,未完成26起;涉及交易总价值合计约224.57亿元,其中已完成134.92亿元,未完成89.65亿元。

  2014年,影视业资本潮的突出特点是跨界并购。

  3-6月关于跨界并购的新闻频频现诸媒体:319日,中南重工发布公告称收购大唐辉煌100%股权;417日,禾盛新材公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7.67亿元的对价收购金英马72.38%股权;421日,皇氏乳业公布拟购买御嘉影视100%股权;521日,鹿港科技拟4.7亿元收购世纪长龙影视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527日,鑫科材料拟收购西安梦舟影视100%股权。

  对此,投中资本董事吴群分析原因有三:第一,从二级市场来看,相比传统行业,影视行业普遍估值较高;第二,并购公司看好被并购公司的产业成长性,认为通过并购,整个上市公司的股东回报会较高;第三,部分传统企业可能觉得未来成长空间不大,希望公司主业有所转型。

  互联网巨头对影视业的介入也搅起波澜。624日,阿里巴巴集团完成对文化中国60%的股份认购,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85日,文化中国正式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1118日,华谊兄弟发布定增计划:拟募集资金36亿元用于影视剧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阿里创投、腾讯及平安资管三家公司合计认购其中的35亿元。

  并购频发外,多家影视企业谋求IPO上市融资。上影股份、基美传媒、江苏有线、万达院线、广州金逸院线、能量传播、幸福蓝海等均在证件所披露的排队名单之中。

  看上去很美的影视行业其实暗藏风险。911日,泰亚股份宣布终止与影视企业欢瑞世纪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5天之后,熊猫烟花宣布终止对华海时代的收购行为。109日,禾盛新材宣布终止与厦门金英马的重组事项。1017日,中南重工对外发布公告称,接到证监会通知,因参与本次重组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公司并购重组电视剧制作公司大唐辉煌申请被暂停审核。但1114日,中南重工又公告称,证监会对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恢复了审核。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影视公司估值过高、财务问题、上升空间有限均是并购及上市的障碍。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吴晓辉表示,目前部分影视公司的财务状况比较混乱,资产不明晰,明星、剧本等资产会成为收购当中谈对价的一个难点。

  目前,国内的影视行业正进入快速成长期,影视市场的并购与整合近几年内还将持续,并在资本市场的带动下优胜劣汰,朝着集中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6:韩综

 

  相比欧美市场品类繁多的模式节目,韩国模式节目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因其深耕明星”“户外”“游戏等领域,特征鲜明且文化理念与中国市场相近,而备受国内迅速发展的综艺市场的关注。加之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拉动,韩式综艺(韩综)成为2014年中国荧屏的主流。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播出的韩式综艺接近20档,包括《我是歌手》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爸爸回来了》《奔跑吧兄弟》《最强天团》《花样爷爷》《不朽之名曲》《妈妈咪呀》《两天一夜》第二季、《囍从天降》《如果爱》《真爱在囧途》《奇迹梦工厂》《最强大夫》《花儿与少年》《明星到我家》等。其中,《花儿与少年》《明星到我家》虽非引进韩国模式或者与韩方合作,但不可否认其创意和节目样态在韩式户外综艺模式中早已有迹可循。

  韩综之所以成为今年的热门模式,既在于国内领先卫视,如湖南、江苏、浙江、东方、天津等出于竞争需要的助力、推动,也在于现象级节目在收视和影响力上的标杆作用。

  第一季度,《我是歌手》第二季与《中国好歌曲》《最强大脑》正面交锋,节目的新鲜感稍欠,但凭借第一季的品牌以及节目的品质,收视依然保持高位。而相较往年的草根当道,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真人秀铺排出明显的明星气场。湖南卫视明星自助旅行真人秀《花儿与少年》一枝独秀,CSM50城平均收视达到1.809%。同时,引进韩国模式的明星亲子真人秀《爸爸回来了》再度掀起同类型节目小高潮。第三季度,《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对垒欧美模式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明星户外真人秀与音乐真人秀的跨界”PK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有这两档强势品牌综艺镇市,《女神的新衣》《十二道锋味》等原创节目始终差那么一口气。第四季度,《一年级》《明星到我家》《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囍从天降》等5档新节目扎堆开播。其中,《奔跑吧兄弟》《囍从天降》为韩式综艺,《明星到我家》嫁接了《伟大的婆家》以及《艺人住我家》两档韩国综艺节目。

  《奔跑吧兄弟》从第二期起收视稳居播出当晚综艺节目第一位,第三期CSM50城收视破2,排名微博话题榜第一名。

  现象级节目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但韩式综艺为2014年的中国荧屏至少贡献了3档:《我是歌手》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以及《奔跑吧兄弟》。

  受加强版限娱令影响,各大卫视开始珍惜每年仅有的一个模式引进名额,联合制作成为市场新宠10多档韩式综艺中,至少一半有韩国团队参与。联合制作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电视综艺补给力量,中方团队也在以战代练中迅速成长。同时,市场对韩综的追捧也造成版权问题凸显,题材、模式的高相似度等问题需要在市场、政策和法律框架中得到规范。

  2015年,中国荧屏将继续哈韩,但节目样式不限于户外真人秀——娱乐脱口秀《非首脑会议》、喜剧节目《搞笑演唱会》等韩综已确定引入。

  关键词7:内容IP

  IP(知识产权)是今年内容产业的热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纷纷走上内容IP化的道路:围绕一个热门电视剧、综艺节目、电影等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形成贯穿游戏、出版物、电商、动漫、APP等多种产品的新生态。变内容产品为IP资源能够牢牢抓住用户。不过,只有IP足够强势,才能支撑其后续孵化。

  广电媒体的核心资产是IP。内容越强大,IP就越强大,可开发的价值就越高。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表示。

  电视台对综艺节目的IP开发尤为活跃。现象级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被认为是电视节目进行IP运营的经典案例。第一季的热播带火了同名手游、大电影和图书销售。今年《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上档不仅带火了拍摄地的旅游业,萌娃同款造型服饰和商品也在网上热销。基于这档人气IP,芒果传媒又推出可穿戴智能设备——瓜亲子智能手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大电影也将于大年初一上映。

  《中国好声音3》播出期间推出多档适于电视及网络平台的衍生节目,播出效果和收益蔚为可观。据腾讯视频发布的数据,好声音衍生节目《重返好声音》自718日上线,视频播放量高达8466万次,观众突破3100万。《重返巅峰》播放量接近7800万。同时推出的一款以唱歌为核心的音乐类游戏,添加导师转身环节,游戏玩家可以在节目播出时参与互动,竞猜选手去留并实时评论。

  把节目变成产品,变观众为用户是东方卫视的目标。东方卫视中心业务拓展部副总监蔺志强表示。

  《花样爷爷》推出同名手游,游戏玩家与节目跨屏互动。新一季《中国梦之声》与电商、手游、影视剧、网络、应用APP等公司、机构,以及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娱乐宝都展开了深度战略合作。

  《女神的新衣》引入电商,将天猫、东方卫视,以及节目制作公司蓝色火焰的资源进行整合,节目中嘉宾展示的服装可以直接进入天猫购买。据天猫的统计数据,节目线上线下互动超过1亿人次,服装销售量超10万件。

  此外,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一站到底》、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等也都开发了同名手游。

  有韩剧的成功案例在前,国内部分影视剧也纷纷试水IP开发,多以游戏、粉丝经济为主要方向。97日,湖南卫视推出的周播栏目剧《美人制造》在剧本创作之初就绑定了同名网游,使得这款网游高度还原剧中场景、人物、剧情,游戏玩家还可能反向影响剧情走向。游戏和影视IP实现了高度交融互动。

  除此之外,《步步惊情》《武林外传》《新济公活佛》,以及超级网剧《盗墓笔记》等多部电视剧IP也均有改编的游戏推出。

  关键词8:赛事转播权

  2020年,中国的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

  这是一个有望在几年内达到万亿级的市场,这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1020日,国务院发布一纸政令,让体育市场的进入门槛更低,市场更开放。这就是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将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朝阳产业扶持。其中一条规定,即将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放宽转播权限制。

  央视曾是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既得利益者,可以说独揽了大部分国内、国际体育赛事的转播权和独播权,其他电视台很难获得相应的体育资源。《意见》的起草人之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表示,我国的赛事转播目前是垄断状态,地方台不能参与竞争。新政策实施后,比如国内的CBA联赛和中超联赛,地方台也可以参与转播竞价。

  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认为,放开赛事转播并非针对央视,赛事版权方愿意把他们拥有的赛事资源卖给央视,是由于国家电视台的平台大、受众广,具有公信力,对此央视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竞争对手的增多,或许意味着央视在采购赛事转播权时需要付出更大代价,但凭借央视国家台地位及其雄厚的资金实力,要将世锦赛、欧洲杯等体育赛事收入囊中,优势也非常明显,而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三大重大体育赛事并不在开放范围之内。

  体育赛事一直是电视媒体的优势广告资源。赛事转播权的放开不仅让观众有更多观看选择,也能进一步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对各大电视台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对此,东方卫视是嗅觉灵敏、行动最早的省级卫视之一。今年10月底,东方卫视在大梦想,聚东方的广告招商会上,就推出了零点体育播出带,每晚11点半以后播出赛车等多项世界级赛事,吸引男性高端用户群。

  此外,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旗下的百视通,已获得英超2013年至2018年度合计6个赛季的内容资源。百视通拥有这些资源在国内新媒体电视屏独占许可使用权,以及在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新媒体领域的部分权利。此外,百视通还与NBA签署了2013年至2016年合计3个赛季的内容资源授权。(来源:综艺报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