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曾提供了两个数字:1、2010年中国电视剧总产量超过400部、14600多集;2、我国各电视台每年播出的电视剧,仅有八千集,真正在黄金档播出有社会效应的,仅仅有20至30部。最后他总结道:一方面是大量的电视剧永存在库房里不见天日,另一方面是热剧反复播出。这就是中国电视剧的怪现状。
中国早在07年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播出大国,顶着这个“又快又多”的光环,国内电视剧继续吹着嘹亮的号角大踏步前进。2010至今,各种片以水漫金山的势头向观众涌来,淹得筒子们上气不接下气,剧迷们更是追了一部又一部,好片烂片照单全收,最后噎得不省人事,看见“热播剧”三个字就自动过滤。这潮水似的剧集中,翻拍剧几乎是占了“绝对优势”,无论是数目还是效果上,都令人乍舌。
不知从何时起,国内电视剧便“江郎才尽”,以往那些经典的自主创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翻拍、山寨——翻拍经典,翻拍电影,翻拍海外;又或者“扎堆”呈现,一会儿后宫戏大集合,一会儿穿越剧大集合,一会儿谍战剧大集合,一会儿又都市苦情戏大集合,敢情“抱团取暖”用在这上面了。究竟是真的“江郎才尽”,还是“拿来主义”太发扬光大以致山寨成习?
翻拍的人上辈子是折翼的水冰月,变身之后你伤不起。金庸经典名作被颠来倒去地翻拍就算了,毕竟除了黄晓明版的《神雕侠侣》其他的也不算太雷,况且当时的布景、服饰、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还有可进步的空间;琼瑶阿姨的经典言情被翻拍也算了,毕竟时代进步,加入新元素兴许也有看头;芒果台翻拍+自制《一起去看流星雨》和《丑女无敌》姑且也忍了,因为压根儿没勇气看,不过从网友评论来看也不会太好;但是——他们把“魔爪”伸向四大名著的时候就开始为之担忧了。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自有它过人之处,那些荧幕形象、角色气质已经深入人心,翻拍我只能说你勇气可嘉,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前三个出来的翻拍版《三国》《西游记》《红楼梦》基本都属于被网友口水淹死型,尤其《红楼梦》更是在鬼魅游荡的背景音乐里悲戚戚“哭泣”,剩下一个《水浒》我们拭目以待。
纯翻拍势不可挡,“跟风”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多年前一部《寻秦记》让穿越剧如一朵绚烂的烟花绽放在苍穹中,耀眼夺目,吸引眼球。如今,先有被誉为清代《流星花园》的《宫》,剧情离谱夸张,戏里的王公贵族仿佛都是没有见过女人的白痴,而女主晴川更是比九条命的猫还厉害,屡次创造“逃生奇迹”,试想戒律森严的皇宫岂是随便什么人就能肆无忌惮撒野还毫发无损的?一部戏YY就算了,偏偏后面还接着一部更雷人的《女娲传奇之灵珠》继续穿越,让我们情何以堪。穿越剧扎堆,谍战剧也扎堆,今日电视萤幕上无论换多少个台都能看到谍战片的影子,而都市苦情剧也是“阴魂不散”。
难道,中国电视剧真的已经失去创意的灵感和对艺术、生活的诠释能力了么?如今商业利益充斥着整个社会,电视剧制作者深陷其中,电视台更是狼子野心,大把大把捞着这些“文化快餐”赚来的雪花银。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民族必须有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情感态度,才能在精神上经久不衰,不能因为一些短浅的利益,忽略了艺术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不相信中国电视剧就这么深陷翻拍、跟风的泥沼不可自拔了,我更不相信艺术家、剧作家的灵感已经枯竭,当大家都抛下利益沉重的锁链,重新用心灵去拥抱自然和生活的时候,创意自会涌现。
中国影视剧需要的是“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一味地复制别人的东西,我们,需要从根子里开始反思。
来源:搜狐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