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作品持续占据收视高地,离全民爆款还有多远》
2017-12-27 06:19:19

文丨999   来源丨金牌舆情官(ID:jinpaiyuqingguan)

 

近日,现实主义作品《生逢灿烂的日子》收视持续走高,上周连续7天,占据csm52 卫视 黄金剧场电视剧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除《花谢花飞花满天》外,近来在收视榜上表现优异的作品《生逢灿烂的日子》《猎场》《儿科医生》《我不是精英》均为现实主义题材剧。《儿科医生》聚焦儿科医生这一特定群体外,讲70年成长故事的《生逢灿烂的日子》,讲猎头行业的《猎场》,讲刑警和外卖小妹之间爱情故事的《我不是精英》,这些作品,可以说进一步丰富拓宽了荧屏上现实主义题材剧的类型。

 

12月10日 csm52 卫视 黄金剧场电视剧 收视 1;《生逢灿烂的日子》(北京) 2;《生逢灿烂的日子》(上海) 3;《我不是精英》(江苏) 4;《亲爱的她们》(湖南) 5 ;《花谢花飞花满天》(浙江)

 

现实主义回暖并非易事

 

根据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2015年收视率最高的两部剧是历史题材的《武媚娘传奇》、玄幻题材的《花千骨》,2016年的排名则是《芈月传》《亲爱的翻译官》《麻雀》,职业剧,谍战剧开始回暖。

 

而到了2017年,《人民的名义》以3.66%的收视率稳定榜首宝座,最高收视率破8,创造近十年来最好的收视记录。甩开第二名几乎一倍的差距。除此之外,《鸡毛飞上天》、《白鹿原》、《情满四合院》、《平凡岁月》等一系列现实主义电视剧接连播出,高口碑的市场表现更是提振了从业者的信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通过备案公示审核的电视剧剧目中,2012至2016年,全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均保持在1.5万集左右,其中,现实题材剧剧目总部数和集数均占总数量的50%以上。2017年1月至7月,电视剧产业投资热度和规模继续保持高位,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138部5648集。其中,现实题材剧目共计88部3465集,分别占总部数、集数的63.77%、61.35%,较之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用“黄金机遇期”来形容当下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环境。" 黄金机遇期 ",一方面,抠图、玛丽苏、杰克苏的玄幻仙侠作品,已然让观众日渐审美疲劳,对此类作品的信心滑落不少。而一大波待播待拍的影视剧作品无不说明,影视剧行业中的题材风口已逐渐趋向于现实主义题材,现实题材已经逐渐成为了刚需。

 

而另一方面,政策倾斜或将助攻现实主义题材发力,此前,朋友圈被一张“2018年最严限古令”刷屏。在这份“限古令”中提到,2018年广电总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古装剧的审核,并调整了一线卫视的古装剧黄金档限额。与之相反,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不仅将获得政策上的资金鼓励,甚至可以提前备案,提前过审。

 

可以说,现实主义题材的利好消息不断。可真正能成为爆款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仍属凤毛麟角,现实主义作品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少,想要拍好现实题材,必须是要下苦功夫的。

 

打破隔阂感:精雕细节,贴近生活

 

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除了要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外,最重要的是能切中时代命门,反映时代精神。纵观国产剧的发展历程,从当年万人空巷到《渴望》,到后来的《编辑部的故事》,从跨出国门的《北京人在纽约》到反映农民工生存环境的《生存之民工》,这些现实主义题材精品,几乎都是贴近当代人的生活,折射时代的精神的。

 

而这样的作品绝不是在快消流水的程式下就能生产出来的。《生逢灿烂的日子》编剧磨了八年之久,编剧申捷在《白鹿原》上“耗”了足足三年时间,《人民的名义》的创作过程也异常艰难,这对于快消影视作品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此外,这类作品更深入创作者生活,观察生活。需要有媒体报道,《人民的名义》演员高亚麟介绍,创作期间,编剧周梅森“采访了大量的案例,去检察院体验生活,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翻阅大量案宗、卷宗,然后提炼采访,再开始做。可以说,现实题材剧要拍得好很难,因为许多问题需要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著名编剧王丽萍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电视剧生产,只有古装玄幻、只有架空穿越,那么那个时代、那个国家的人民,其精神生活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十分遗憾的。本着这样的初衷,坚持现实题材创作,甘耐寂寞、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值得行业内倡导弘扬。”

 

当然,现实主义作品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比如说,资源配置上,不少高品质、低收视的剧集宣传严重滞后,如今的创作、宣发早已融为一体。

 

在视频网站纷纷发力花式宣发的时候,这类作品的宣传通常是缺位的,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成了小众的狂欢, 如何将精品作品培育成全民爆款,除了以作品底色为基础外,还需要宣传配合,发行助攻,平台赋能,毕竟即便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获得市场肯定,才能促进现实主义作品的再生产,才能形成良性有序的市场互动。

 

另一方面,在题材处理上,涉及行业的部分如何更专业,涉及年代的部分,如何引发与当下观众的共鸣,吸引年轻观众,打破与观众间的隔阂,这都是亟待编剧和创作者解决的问题。

 

就细节处理而言,如何在怀旧的同时,避免穿帮,避免犯低级错误,需要的则是创作者郑重其事的创作态度。以《生逢灿烂的日子》为例,随处可见的穿帮镜头,无疑消解了观众观剧的信心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