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7,广播影视系统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奋发进取,砥砺前行。“国家广电智库”推出系列“年度观察”文章,回顾广电的2017,感知政策温度,爬梳创新实践,把握行业脉搏,研判发展大势。今天推出第八篇。
2017年,电影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动电影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全面实施《电影产业促进法》为契机,把这一年确定为“电影质量促进年”和“电影市场规范年”,加快推动电影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推动电影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总体来看,这一年中国电影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已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
献礼影片创作迈入新境界
2017年,电影系统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纪念建军90周年为契机,稳步推进“百部主旋律题材影片”创作计划,全力组织好相关主题影片的创作生产和发行放映,用高质量的重点影片为党献礼。一是更加紧扣主题主线。《十八洞村》聚焦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建军大业》回溯建军历程,《战狼2》彰显大国崛起。二是创新叙事方式。《建军大业》大胆启用年轻演员,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模式;《十八洞村》运用诗化的镜头、生动的细节描绘了村民们在奔小康过程中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方式的转变。三是丰富表现手段。《空天猎》展示了我军众多最新装备,《战狼2》启用一流团队制作特效,达到了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效果。这些影片创新了主旋律创作的表达方式,使电影与人民的创造实践和情感起伏同频共振,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影片创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017年,电影系统全力实施电影精品战略,推动电影创作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全年生产电影故事片798部,创造历史新高。一是观众满意度增长明显。根据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电影满意度最终得分83.3,比2015年高2.1分,比2016年高2.3分。二是现实题材越来越多走上银幕,“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成为不少主创人员的自觉。三是电影类型更加丰富,电影新力量集中涌现。《芳华》《乘风破浪》《功夫瑜伽》《羞羞的铁拳》《冈仁波齐》《二十二》等一批影片,各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形成独特的品牌,得到观众的认可。
国产影片继续主导市场
近年来,在全球电影市场增长趋缓乃至停滞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发展得到世界的关注。一是与北美地区总票房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而同期北美地区电影票房111.2亿美元,较2016年的114亿美元有所下滑。二是国产影片继续保持市场优势地位。2017年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国内票房总额的53.84%;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在更多国外影片进入的情况下,国产影片的表现可圈可点。据统计,2017年共有13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6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影片《战狼2》以56.83亿元票房和1.6亿观影人次创造了多项市场纪录,成为国产电影的突出亮点。
影院布局更加完善多样
2017年我国影院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一是银幕总数大幅超过美国。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首位。二是影院更多下沉基层。近年来,国家重点支持中西部影院和县级影院的建设,满足各地群众观看电影的需求。目前,全国县级银幕数量已经达到19000余块,占全国总银幕数量的38%左右。在农村,不少地方正在推动乡镇影院和固定放映点的建设,农民群众看电影越来越方便。三是影院更加个性化。近年来,利用互联网下载电影从事定点播映服务的点播影院在国内快速发展。2017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从业务界定、经营主体、监管机制、经营方式等多个方面,对“点播影院”这一电影新业务进行明确规范,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电影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2017年,电影产业促进法顺利实施,“放管服”改革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一次突破,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座里程碑,对于促进电影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以此为契机,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及文化执法机构针对电影市场当中出现的瞒报票房等不公平竞争行为,进行了大力整治。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于2017年3月21日下文通报处罚326家影院,其中126家影院停业整顿。此后,有关部门还通报了两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影院。专项整治效果明显,电影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保障国内电影市场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国产电影成为中华文化亮丽名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而电影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之一,多年来在我国对外交往中一直充当着文化使者的身份。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充分发挥电影公共外交独特优势,自觉将电影国际交流纳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整体框架中加以考量,主动作为,借力国家领导人高访、双多边外交平台以及国际组织会议,不断深化电影对外交流合作,显著提升了合作水平、层次和影响力。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0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并与多国开展电影文化交流合作,“中国电影·普天同映”覆盖更多的国家和人群。2017年,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42.53亿元,同比增长11.19%。除了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外,第二届金砖国家电影节、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先后举办,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积累了重要经验。
回顾2017,国产电影品质的提高、产业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规范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GDP数字的增加,更是让国人看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希望。那些优秀的国产影片是千百年来未曾中断过的中华文化的具象化呈现,集中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国家意志和主流价值观,细致描摹了当下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因此,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才会引发国人热烈的欢呼与关注。
展望2018,拥有庞大体量的中国电影市场潜力继续让世界为之瞩目,但要想真正成为世界电影市场的助力引擎,更要依靠的是中国电影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立得住的精神内核、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自信,加之逐步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才能继续牵引着全球电影市场向前奔跑。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