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央视发布了全新购剧政策,引发影视行业的热议。提高采购价格、放开集数限制、全频道展播等,成为影视制作公司的新利好,同时,或将引发电视剧采购和播出市场的变局。
文 | 江来
1月29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重要时间节点电视剧合作交流会”,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彭健明宣讲了央视的全新购剧政策。
五大政策发布后,立即引发了影视行业的热议。提高采购价格、放开集数限制、全频道展播等调整,被视作央视提供给影视制作公司的新利好,或将大大提高制作公司向央视销售电视剧版权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电视剧播出市场,这也是个或能引发行业变局的大事件。在一线卫视主导、视频平台话语权崛起的当下,央视此番对采购策略的更新,可以说是对头部卫视和网站的重拳“反击”,加大投入力度、参与电视剧版权争夺战,或将重新书写电视剧播出格局。
央视购剧政策大调整
大幅提价、不限集数,调动影视公司合作积极性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彭健明重点宣讲了央视的五条购剧新政:
其一,重大时间节点播出的剧目,收购价格都将大幅提升;
第二,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剧目将不限集数;
第三,实行优秀剧目播后重奖制;
第四,央视确保及时付款;
第五,一套八套互相套播,八黄剧表现好可调一黄,也可全频道展播。
这几条新政都是对制作公司的利好,目的自然是调动制作公司与央视合作的积极性,尤其是鼓励制作公司投入重大时间节点播出的大剧、正剧的创作。
近几年,连续多年都是包含重大时间节点的宣传大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则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电总局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围绕这些重要宣传主题,抓好重点电视剧创作。
而央视无疑是宣传期重点剧目展映的重要平台,对于献礼剧、正剧的需求量是各电视平台中最大的。此前,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主任、电视剧频道总监梁建增就曾发布一套黄金档(简称“一黄”)电视剧的题材规划,基本上每个宣传节点的需求量都在1-3部甚至更多。
2018年
12月18日: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1978)2-3部
2019年
5月4日:五四运动100周年(1919)1-2部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1949)3-4部
12月20日:澳门回归20周年(1999)1部
(引自2015年全国电视剧合作交流会上发布的2016-2021年央视电视剧题材规划)
而央视对于电视剧的定位、品质又有较高要求。一黄电视剧的定位为“国家气质、精品正剧”。国家气质就是:大气、厚重、深刻、真实;精品正剧,关键在“正”,具体来说,这个“正”就是“正气、正确、正面”。
今年,央视的选剧标准仍是这几个关键词,但央视越来越感受到了电视剧采购中的不利因素和危机。
此前,央视对剧目的价格、集数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而此次央视破天荒地放开门槛,提出对一黄、八黄电视剧的收购价格都大幅提升,这将使得央视在电视剧首播权的争夺中掌握更多主动权,成功采购符合频道定位和需求的精品正剧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加强。
集数,也是以往限制央视采购电视剧的一个门槛。如今,电视剧集数越来越长,近些年,卫视播出的头部大剧几乎都在四五十集以上,今年的《如懿传》《巴清传》《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等甚至突破70集、90集。
前几年,也有一些大剧因集数过长、不符合央视播出标准的问题,难以登陆央视黄金档。随着央视放开集数限制新政的推出,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剧目不再限定在40集以内,或将有越来越多内容品质与央视相符的剧目将锁定央视一黄、八黄频道。
除了这两个重磅利好消息的发布,央视还提出了对播出表现优秀的剧目重奖的新机制(奖金或将达到制作费的50%),以及确保及时付款、一套八套套播等福利。
这些新政或戳中了影视制作公司的痛点,规避了影视公司与卫视合作过程中的困扰,或解决了此前制作公司无法向央视售卖电视剧版权的客观问题。可以预见,央视对种种限制的放开,将大大提高影视公司制作精品正剧、销售央视平台的积极性。
加强台网合作、反击一线卫视
是否会引发电视剧市场变局?
这一消息的发布,除了拓宽影视制作公司与央视展开合作的可能性,也给电视剧播出市场扔出了一记重磅炸弹。
近几年,央视电视剧在行业中的关注度和大众影响力不如从前强劲,央视播出的现象级电视剧比例有所下滑,业界甚至渐渐只将目光锁定在几家头部卫视和网站,而忽略了曾经在电视剧播出上甚是强势的央视。
回顾近几年电视剧的播出情况和市场表现不难发现,大剧在电视端的首播,已被五大一线卫视牢牢锁住。这些售价不菲、具备爆款潜质的头部剧集,往往早早被一线卫视以“天价版权费”拿下,而高昂的版权费用,也通常能转化为显赫的收视成绩和广告收入。
从2017年全年电视剧收视排行来看,湖南、东方、江苏、浙江等强势卫视占据了TOP10的绝大多数席位,央视两大频道仅《于成龙》和《东风破》跻身前十。
而通过TOP50电视剧的数量和收视率表现也能看出,央视综合频道、八套都略逊色于一线卫视,与表现强势的湖南、东方卫视相比,更是相差较大。
然而,多年前,央视在电视剧播出领域的强势地位无人撼动,收视率几乎可以实现对卫视的碾压。即便卫视领头羊湖南卫视与央视同步联播《咱们结婚吧》,收视率也都难以与央视匹敌。
而如今,受多重因素影响,央视不仅在电视端的霸主地位不再,大制作、大卡司大剧在一黄、八黄越来越少见,而且还遭遇了来自视频网站的强势冲击。
随着网络版权价格的直接上升,视频网站在电视剧首播权的争夺战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甚至直逼一线卫视,一剧两星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虽然二三线卫视和地面频道逐步退出对大剧的抢夺,但视频平台的崛起,使得央视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几家一线卫视。
而此次央视调整采购政策的合作交流会,也将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主流视频网站的负责人邀请前来参会,意在加强与几大视频网站的互动合作。
以往,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在视频平台的网络版权售价和播出效果往往不占优势。今年,央视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来自各方新生力量的狙击的同时,也希望提升贴上央视标签的电视剧在网络端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而央视五大全新购剧政策的推行,是否会对本就四面楚歌的各大卫视带来新的危机,仍不好下结论。
毕竟央视与一线卫视的电视剧采购标准、倾向以及受众定位有一定差异。卫视播出市场中最受宠的古装IP剧、青春偶像剧等与央视平台相排斥,不过,近两年表现突出的现实主义题材剧、谍战剧、都市情感剧等题材领域的头部剧集,或是央卫视共同瞄准的目标。
今年购剧策略的大幅调整和限制的放开后,央视的电视剧采购和播出能否呈现出全新气象,又是否会改变现有的电视剧购销、播出格局,将是今年电视剧行业值得观望的一大悬念。
来源: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