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应对疫情影响》
2020-04-01 07:59:35

​​近期,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召开了“电影行业应对疫情影响”专题网络会议。会议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主持,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著名导演、演员、编剧陈思诚等人参加会议。

 

与会嘉宾围绕疫情对行业造成的影响、行业自救、政策扶持、后疫情电影发展等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各抒己见,群策群力,表达了业界各领域应对疫情冲击、谋划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和真知灼见。

 

全面评估疫情对行业产业造成的影响

 

大家谈到,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给经济社会造成全方位的冲击和影响,电影行业首当其冲。

 

剧组停摆、影片撤档、影院关闭,从生产制作到发行放映,电影全产业链遭受波及,电影市场迅速从火爆预热降到“冰点时刻”。2020年春节档期票房收入,从市场预测的80亿元,直降到不到2400万元,加之后期影院复工、电影复映的不可预测,预计将对全年的电影票房造成巨大损失。

 

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巨大风险,对终端院线而言,刚性成本除场地租金、员工薪资外,还包括设备按揭贷款、春节档运营贷款等分期支付款项,停业影响难以估量,尤其是一些小型连锁影院,资金链断裂难以避免。对中上游影视公司来说,制片和发行前期投入巨大,通过春节档票房收入回笼资金成为泡影,现金流短缺、贷款利息等费用累积,对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资金储备提出严峻考验,严重影响复工复产。

 

整个行业未来的生存难题在于观众消费习惯的重建及消费心理的引导。疫情冲击导致观众对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安全担忧,大面积恢复观影人次尚需时日,在家线上观影可能成为部分观众首选。

 

疫情过后“爆发性观影”出现的可能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疫情结束大众恐慌心理消退;二是有足够好而多的内容做支撑。需要引导观众消费心理,从而撬动第一波次观众走进影院,这不仅取决于影片和档期的热门程度,更依赖观众疫情伤痕的抚平、对影院信心的恢复、娱乐消费心理阻碍的消融等内部因素。

 

立足实际,积极应对,坚守行业初心

 

与会嘉宾纷纷谈到在疫情爆发期间,为应对冲击、抗击疫情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中国电影家协会配合中国视协制作了《坚信爱会赢》MV,向湖北一线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联合央视拍摄保护野生动物公益广告等。深入开展“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调研工作,面向电影投资、制片、后期制作、营销、发行企业、院线影院和部分地区电影主管部门,了解相关情况,分析研判形势,总结梳理经验,研究对策建议,为下一步恢复行业信心,重构产业格局,重回健康轨道,做好充分准备。各大影视公司也积极采取行动抗击疫情。

 

胡智锋教授在会上分享了疫情对整个电影教育行业的影响,从艺考招生到学生毕业,整个教育环节被打乱,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都面临巨大难题,同时电影节、论坛、学术活动都无法如期举行。

 

对此各大高校积极开设网课,扩大校外服务用户范围,积极开放文献资源,方便学生在家中查阅学校图书馆数字文献,为毕业生提供线上就业指导,开展网络招聘活动等。这些灵活机动的形式,为疫情期间人才教育和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为恢复行业健康发展群策群力

 

交流中大家感到,面对如此重大的疫情冲击,提振行业士气,恢复行业信心,重构产业格局,需要全行业电影人坚守初心,共克时艰,更有赖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在政策扶持和资源协调上统筹谋划,倾力帮扶。

 

一是返还专项资金,减轻经营压力。对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管理,于冬建议2019年上缴的专资尽快返还,以缓解企业现金流紧张、资金紧缺的困难局面。陆绍阳教授建议减免未来一段时间电影专资征收,或将专资征收比例调低一个百分点。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减免企业税收。多名企业代表建议政府在税收方面加大优惠力度,对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进行减轻或免予征收。

 

三是鼓励优质创作,合理排片布局。赵海城建议,制定相应的排片方案,并对第一波次上映的影片给予合理补贴。陆绍阳教授表示,要鼓励创作,增强电影人的信心,内容生产方面更要解放思想,借鉴同类优秀类型片创作经验。

 

四是统筹线上线下,维护行业规则。面对互联网的渐次融入,应该正确看待互联网对电影的影响,积极引领电影行业与互联网的良性互动。饶曙光认为,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使网络平台的新生力量成为电影发展有效的补充和增量。徐天福建议,明确各类放映终端与院线影院放映内容之间窗口期界限,监管网络播放平台的收益,完善行业规范制度。

 

五是整合行业资源,灵活应对风险。陈思诚表示,希望行业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加强电影的头部效应。一些企业代表谈到,要通过升级电影盈利模式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电影的衍生品及后产品开发,使院线逐渐走向精细化的发展方向,有效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六是扶持公益放映,恢复观影习惯。徐天福建议,可以通过票补、消费券等方式拉动观影人次增长,刺激观影需求,恢复观影热情。陆绍阳教授建议,大力扶持公益放映,帮助观众建立信心,恢复观影习惯,为电影市场重新繁荣注入活力。

 

展望未来,为推动中国电影后疫情发展笃定前行

 

讨论中大家谈到,对中国电影来说,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前所未遇,破解难题、走出困境,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难,付出艰辛的努力。应对重大疫情冲击,也为电影行业结构性重组,电影生态深层次演进,产业布局进一步整合,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窗口。

 

为促进电影产业回暖及尽早复工复产,各地都推出了有关优惠政策,国家电影局更是在统筹规划、积极有序推动抗疫电影的组织拍摄。中国电影一定能够在逆境中坚守初心,在挫折中昂扬奋进,早日走出低谷,恢复健康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