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0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69周年之际,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与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9周年研究会:电视文艺批评的当下思考”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文化评论家仲呈祥、原中宣部文艺局局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等中国传媒业界、学界专家在会上发言并展开对话。在会议上举行了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首批特约评论原代表颁证仪式。
会上嘉宾们围绕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与当下电视文化批评、电视文艺批评的现状反思与发展对策这两个核心议题展开了讨论。他们对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重新解读,从多学科跨领域视角来对当今的电视文艺批评进行思考,为践行而得的历史经验与学界的反思和阐释提供了一次碰撞与深化认识的重要机会。而关注电视电视文艺批评,不断为其注入与时俱进的新内涵,也是媒介责任与电视文艺批评发展的价值诉求。
李准:对收视率和社会效果的思考
原中宣部文艺局局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表示,应该将社会效果和电视文艺的批评联系起来,但他反对两点,首先同时他反对轻视收视率和票房,因为收视率和票房是通往社会效果的桥梁。但是社会效果不等同收视率和票房,并不表示收视率、票房越高,社会效果越好。应该在收视率的保障下,再分析是否满足人们健康、积极的需求。比如某些大片看的很多,但都是骂着出来,也并没有产生好的社会效果。所以收视率不能当成十字架。
因此,李准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应该建立一个机制,一个考试电视、电影的评价标准;其次,建议对电视美学学科建设上多下功夫,因为电视文化批评需要理论支持,这个理论支持就是电视艺术美学。最后建议,建立就电视文化批评的重点课题、难题进行讨论,把问题谈出来,才能对电视艺术文化事业的提高。
时统宇:形而上学猖獗 加强文化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在讨论会上提出,现在中国电视艺术形而上学猖獗,并要求大家对中国电视文艺进行深思,譬如从多年前大家推崇鲁迅思想转化到“赵小李”(赵本山、小沈阳、李宇春),娱乐文化上存在的精神落差就让很多人值得去反思,他谈到,北大的传统就是反思的传统,反思电视文艺的批判,反思影视环境中的三俗、跟风、抄袭。
不仅如此,大部分特约评论员代表都提出了,如今的电视文艺批判已经面临“失声”的状态,形而上学的东西太多、太猖獗。电视文化应该是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文化是化人,艺术是养人的,可是现在花眼乱心的节目太多、媚俗不深刻、商业的东西太多。而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又太少,因此做出来的节目总不追求科学、不追求真理,总是随波逐流。所以他们呼唤一流的懂艺善于文化沟通的通家,加入电视艺术批判,来强化电视艺术批判。还原电视节目正常的金字塔状态,给电视传播营造好的氛围,让电视批判通家引领文化思潮,从而引导社会和教育人民。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