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美术在影视传媒创作中的地位》
2011-06-08 07:05:14



崔莎莎

  摘要:影视传媒作为一种现代综合艺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而或凄或馨或雅的画面感是一部影视传媒作品抓住观众的第一砝码。现代是一个视觉时代,喜欢一部影片最先被吸引的多数为它优秀的画面感,每个镜头的光线、色调与构图都影响着影片的风格与品位,更是一部影视传媒深沉内涵的体现手段。通过分析知名导演及美术指导在影片中对美术的运用,发现着实研究美术于影视传媒的作用尤为重要,重视强化美术理念思维及培养影视传媒美术人才尤为重要。

  关键词:美术理念 导演 影视传媒创造 影视传媒发展

  一、美术所创造的让人臣服的曼妙

  三岁的呀呀婴儿拿着彩笔打开他们的美术之页时,用最亮丽的颜色,绘出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的漫妙;睿智祖先用可以传承千年的壁画,低沉向我们诉说着当时的光彩以及沉淀的岁月给予他们的印记;庄重典雅而不失逻辑美感的巴特农神庙,已悄然流进探秘者的梦境,或许仅仅魂牵梦绕于它那多利克式的魅力……愿将美术称为人类赐予自己最伟大的礼物,它没有动听的声音,但它却用看似简单的原料堆砌,给予我们洗涤心灵的美感。

  液态墨汁经画家之手在薄薄宣纸上肆意流淌转瞬间形成“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悠远。以有限空间描绘人物神情答无线对比的韩熙夜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已达静心之境的渔庄秋霁,深墨为画,淡墨为背,未画胸已有的传世墨竹。传世画家用色彩书写着历史,连那水渍在宣纸上留下的圈圈印记也成为意境之笔。

  水分的涂抹近看似乎过于艳丽,当你远观,会分不清何为世界,何为画境。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立体透视,临于现实的光线明暗对比,虽表及里的解剖力学。科学似乎是一生硬的字眼,但冠以美术之名,它创造了最禁得起研究的美丽。

  诚心以美术的视角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丽,在睁开眼的一霎,它已是一幅画,这需要平和的心境,需要善良的眼睛。我希望我所欣赏的能为他人接受,更给他人以美感的气息。我所钟爱的编导之路给了我创造美丽的机会。时下图像已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如果把一部影视传媒作品比做成人体,音响是它的声音,人物是它的肢干,而画面所包含的构图、色彩、服装则是那最让人一见钟情的脸庞。感动他人我需要美术给予我的那第一眼钟情。前人的足迹感动我最深的也是那美术的第一眼钟情。
 
      二、美术对导演的潜移默化

  (一)从画家到导演,从导演至画家

  “ 《理发师》本来是我留给自己和朋友们的一个影片,但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以后人们还会记得起来,陈逸飞曾经拍过一部叫作《理发师》的作品。”(1)这是著名画家、服装设计师、导演陈逸飞在拍《理发师》中所说的一句话。《理发师》,他的遗作,在影片结束后听这句话不禁令人潸然泪下,为这位艺术家的事求完美而赞叹,为这位艺术家的殚精竭虑而哀叹,为这位艺术家的心愿未了而惋叹。当你欣赏一位画家的影视传媒作品时,你会发现每一个镜头给予我们的都是一幅精致画作的美感。钟情于走在乡下小路的俯拍镜头,阳光从东方射入远离战争的安谧小城,青色的石墙幽远,宁静的位于画面右方三分之二处的小路深长,这已是一幅完美的画作,陈坤的走动仅为画增添了几分动感,他那在别人看来帅气的脸庞已无力为这幅画添彩,只能以背影来融入暖化人心的美景。陈坤载着曾黎在秋天的荒草中穿过,困弱无力的蔫黄成为他们的前景与背景,他们的青春恋情迸发着青涩而又饱满的生命力。透过一颗柔弱的小草去仰视前进的战士,他们,在我们的眼里,高大、威猛,是生命的守护,他们,在战争的炮火中是柔弱的小草,任凭残酷践踏。收笔之处更为最为唯美之点。超广镜头下的漫无人烟的荒漠经风沙卷起诉说着无尽凄凉,这种凄凉又透着一丝美感,或许这就是凄美。仅存的人烟是上帝的眷儿?一个下摇才看清“劳改”二字,“凄”是否又增添几许?枯黄的树在枯黄的沙漠中微颤,上帝在俯视这些。当我们渐渐走近枯黄,心中的凉气又增几分,这时,陈坤定格在画面右方,那已沧桑的一脸忧郁在期盼着新娘的来临。

  欣赏这部作品,没有过分的为它的情节感染,更多的是陶醉于它那幽幽诉说的画面,开片陈逸飞的几幅端庄美女的油画已告诉我们这里是美的殿堂。这是美术所赋予的底蕴,这是最感动人的第一眼也是永远的钟情。

  (二)画家与导演的相濡以沫

  “让僵死的绘画变得鲜活起来,拒绝摄影、录像等科技手段,企图回到过去用手工绘画记录世界的快乐时光。”刘晓东在画《温床》系列时如是说。他的手工绘图是与当代强大的机械复制的有力较量,亦是艺术家探求绘画高度的真诚之举。《温床》油画的绘制是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片《东》的线索,贾樟柯也通过《温床》呼出了自己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他未明确对上层的质疑,但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对底层大众的关注,亦或是态度不明的关怀,在冷酷的社会中以冷静的视角折射出那丝暖意。

  画画是这部片子的主要元素,画画的内容是这部片子的灵魂所在。三峡的搬迁民工,曼谷的红灯区女人,这些生活底层的人们,成了艺术家的观察对象。刘晓东在每秒都有所变化,在每刻都可能逝去的三峡,欣赏着在某些人眼中可能肮脏、丑陋的搬迁工人的融于自然的美丽,在他的指导下,工人的身体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刘晓东没有忘记这是三峡中的工人,当昔日楼房哗然倒塌时,死亡直冲他的视线,这是一群活在死亡边缘的工人。刘晓东的心情一直仅仅揪着,他尊重这些工人,全心投入与他们的合作中,光线在下一秒就不是那个感觉,所以他在与时间与光线赛跑,更是与生命赛跑。那一把色彩鲜丽而又破旧的伞,多次出现在灰蒙蒙的三峡中,总让人感觉不合时宜。静静思考,这色调的鲜明对比,这破旧的共同对照,是对鲜活生命一步步濒于死亡的预示吗,还是所谓上层人对底层人华贵的冷漠?

  三峡部分以机械船结束,曼谷段落从传统舟开始,一个驶向东方,一个从东而来,居无定所,随波漂流。在刘晓东眼中,曼谷是陌生的,即使是那同样温暖的阳光,他也感受不到暖意。红灯区总弥散着奢靡,让人昏昏欲睡,即使那在外面看不出有何区别的女性。刘晓东的曼谷画作均把背景抹去,不仅是让观众仅仅关注那为生计而付出重大代价的女性,也因为他对这个城市陌生,他不知道他的诠释是否会误导欣赏者对于这些女性的思考,索性让她们成为一群没有家的孩子;贾樟柯给他们的光线也是昏暗,他明白,在那样一个国度,在那样一种环境,那种职业,可能会带来物质上暂时满足,但在心灵上是永远昏暗的。

  贾樟柯这位自称平民的导演,用冷静客观的视角关注着社会底层的残酷。刘晓东这位略带玩世色彩的画家,衷心的描绘世界最原始的美丽。两人风格似乎迥然,但却对艺术有着共同的真的追求,他们不求能对世界有何改变,只是想把自己该做的部分完成的更漂亮而已,这种心灵上的沟通使他们在作品上达到共鸣。贾樟柯不能用镜头表明的,油画代他诉说了;刘晓东的画笔不好绘出的,台词或场景替他阐述了。他们,在艺术上,一见钟情。
 
      三、从美术指导直观美术对在影视传媒中的魅力

  导演、摄影和美术指导是影视传媒制作的三大支柱,美术指导对影视传媒作品作出整体造型构思,结合场景、服装、道具、化妆等,把寥寥数语变化为银幕上可见的形象。实际上美术指导不仅创造了影视传媒中的美,还创造了它的天地。

  (一)繁花似锦、锦上添花

  “爱情意味着长相守,意味着两个人永远在一起。”(1)如果未见张易之,只是听了郑重所编的这句台词,你只是觉得这是一句普通的爱情宣言。但若看了叶锦添手下张易之飘逸的造型,就会明白没有爱情的永远,只有永远的对爱情的征服是张爱情的真谛。长安城内静静的下着靡靡之雨;周迅一身羽毛装调皮的跳在你的面前;太平公主婀娜多姿的梳妆打扮。种种美意蕴为种种情,让你倾心于那离甚远的大明宫里。奢华、细腻是叶锦添早期的影视传媒风格,《橘子红了》里未带任何粉刷的老木屋不是他的慵懒,而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人公的奢华。当他已有更充分的底蕴时,他所打动人的美不再是繁琐的美,换取之的则为《卧虎藏龙》的简约大方,他的成熟为他赢得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

  “告别文字,图像时代”是叶锦添在《神思陌路》里所提到的新思想,图像才是全球共通的语言,这是他对自己新东方主义的又一重要发展。他的不断发展,是我们有幸看到不同风格的美术在不同作品中的同样精彩。

  (二)香港美术指导鼻祖——张叔平

  “香港美术指导鼻祖,到今时今日仍稳坐第一把交椅。”(1)香港电影双周刊在罗列当今香港电影界100个重要人物时如此评价张叔平。

  一部简简单单的已婚男女出现婚外恋的《花样年华》为何打动了你我的心,不一定有他的经历,但他的心情你却能融入进去。因为片子的情感细腻,它让你的心走进了这个故事。 摇曳的旗袍,昏黄的路灯,梳的一丝不苟的爱司头,一切欲说还羞的情感,如一张泛黄的老唱盘,在岁月的留声机中静静旋转。没有喧闹的浮躁,没有泡沫文化的缩影,只是哀婉却唯美地唱着一首老歌:花样年华。镜头就这样雨水汇集成的河流一般安安静静的流淌着,让你漫游其中,心有压抑,但亦或舒或缓。
 
      四、于美术层次的理解发展对影视传媒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张艺谋曾说“曹久平在电影美术上的独特造诣,常使我受益匪浅。如《菊豆》中的梁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大院,《秋菊打官司》的朴实场景,都是他首先提出并独立制作完成的。曹久平在我看来是中国当代影坛中最优秀的美术设计师,从《红高粱》开始,我的全部电影都是他担任美术设计的,而这些电影的造型冲击力,色彩渲染力,不光在中国影坛,在世界影坛也备受推崇。”

  美术指导一大作用就是强化导演想要的东西,他需要创造出舞台的氛围、演员的特质以及充分反映主题的道具。《唐山大地震》中重建的老楼,特意找一个断臂的演员演弟弟,各种各样80年代的使用物品,这都是使拍摄具有真实感所需要的准备,导演需要有思维考虑到,而美术指导则需准备这些东西,使画面更美不仅控制镜头,也需控制镜头里的东西。如何利用高层次的审美使影片达到更高品味,是导演和美术指导都应深思并在实践中切身立行的问题。

   五、总结

  通过对美术与影视传媒的关系、导演与美术指导的关系,认识到一切考虑都是为了使影片看起来更美,更有深度。美术于影视传媒发展切乎重要,而美术指导的地位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注意到的,在经济上和名利上的不到肯定后,一些美术指导迫于某些原因,值得改行,而新型人才看到形势如此严峻也就望而却步了。因而为了使影视传媒得到更好的发展,应加强对美术指导人才的培养。(作者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

  1、二、(一)、(1)导演陈逸飞在拍摄《理发师》时说

  2、三、(一)、(1)《大明宫词》台词

  3、三、(二)、(1)香港电影双周刊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