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市场扫描》
2011-06-16 01:50:51

 
  为期三天的第17届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市场于6月10日圆满落幕,今年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近200家电视台、影视公司和发行商参展,进入市场的人次超过2万人,买家达到2132位,人气火爆成交喜人 。今年影视节目市场在展示内容的类型上更多样化,但真正的主角还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电视剧。


  献礼剧贯穿全年   古装剧持续回暖

  今年恰逢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因此今年的展会上,最红火的要数献礼剧,每个展厅内都能见到献礼剧的宣传海报。可以预期,配合献礼的一系列影视作品展播将贯穿全年。


  献礼剧中,湖南卫视此次高调推出《我的青春在延安》、《风华正茂》等多部力作,《我的青春在延安》描述了一群普通的热血青年,怀着对革命信仰的向往,用血肉之躯开辟通往延安的“七大”胜利召开之路。《风华正茂》则是湖南卫视继制作《恰同学少年》之后,又一部讲述毛泽东等革命先驱青年时代奋斗历程的红色偶像剧。上海电影集团出品的献礼剧《开天辟地》,则由著名导演胡玫执导,汇聚黄海冰、陈建斌、蒋勤勤等诸多明星,将在央视一套播出。打出“电视剧版《建党伟业》”旗号,由浙江影视集团打造的《中国1921》,再现了民族转折关头那些“大人物”和“小人物”们的命运浮沉。此外,凌潇肃、许亚军等主演的《从军记》以及《党的女儿》、《冷风暴》、《新乌龙山剿匪记》等献礼剧也夺人眼球。



  比起前两届的相对“低调”,本届电视节上,古装剧强势回归,占据了相当的市场。重量级导演高希希继《三国》之后,将在今年执导由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楚汉》。以四千多年前的远古帝王大舜为主线的《大舜》,将再现“尧天舜日”的辉煌时期。银润翻拍两部经典古装剧集《功夫乾隆》和《苏乞儿》,重现经典清宫戏,让扭曲的古装剧市场接地气。“武林盟主”张纪中也“转型”拍起了自己的第一部古装历史文化大片《菊花醉》,以安化黑茶为题材,浓缩了一代茶商兴衰,上演了几多悲喜情仇。此外,林心如主演的《倾世皇妃》,乔振宇主演的《藏心术》,还有《武则天》、《后宫》、《新版济公》《新还珠格格》、《步步惊心》、《钟馗传说》等剧也引人注目。

  谍战剧穿越剧降温    继任者变新花样    

  谍战剧一直是这几年电视荧屏的宠儿,不过,随着广电总局一纸令下,最近谍战剧几乎从电视荧屏上销声匿迹。在本剧交易会上所见,谍战剧已大幅退烧,只有很少的几部低调亮相。华策影视老总赵依芳对此表示,经过这几年的批量生产,谍战剧的确有点做烂了,而观众也审美疲劳了,很多影视公司已纷纷转向,投拍其他题材的电视剧。
    
  与之对应的是“后谍战时代”,各类抗日红剧及“打擦边球”的谍战剧成为主流。浙江广厦传媒集团的《攻心》等纠结情场、官场和战场的集多重元素于一身的“新谍战剧”成为“禁播令”后谍战剧的主流。即便是传统的抗战剧也玩出了“新花样”,出现了“功夫抗日”“女性抗日”“青春抗日”等新名词。抗战剧《冷风暴》加入真功夫的元素。知名导演李小平的大剧《杀狼花》,首次触及抗战时期的女杀手组织题材。
     
   与谍战剧类似,年初被广电总局亮出黄牌的“穿越剧”,也在一番红火后遭遇到一个急刹车。这次展会,只剩吴奇隆、郑嘉颖主演的清穿剧《步步惊心》等寥寥几部还在做推广。

  家庭剧偶像剧抢眼   “剧二代”来袭


  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年年不衰,今年依然延续盛况。如张国立主演的《抬头见喜》有着“大生活”式的小人物背景,但剧中的“生活”更喜气和阳光。范伟主演的《先结婚 后恋爱》也将在2012年上演,依然将“幸福”进行到底。
      
  偶像剧代表作则有冯绍峰、杨幂主演的《命运交响曲》,贺军翔、王心凌主演的《爱上查美乐》,林峰、唐嫣、马德钟主演的《广告风云》,李小冉、韩星朴海镇为代表的电视剧版《钱多多嫁人记》等。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电视节上也多了关注新生代的剧目,《80 90往前冲》、《非常90后》等剧名直接锁定新生代收视群。
  
  由浙江华策影视出品的新剧 《钟馗传说》是去年推出的热播剧《天师钟馗》的第二部。类似趁热打铁推出的 “剧二代”也成了本届电视节节目交易市场的一大特点。继推出《杜拉拉升职记》、《婆婆来了》之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将推出《杜拉拉升职记2》以及《丈母娘来了》。而受年轻人欢迎的情景喜剧 《爱情公寓》第二部,第三部也出现在今年展台上。

  韩流逐渐退烧  泰剧走势强劲


      今年参加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的海外展商比例超过40%。除了常规的华纳公司、英国独立电视台、日本NHK电视台等老面孔外,来自意大利的拉齐奥大区影视产业就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海外展厅再不是韩国、美国的天下,意大利、泰国、巴西、新加波、菲律宾等都不再忽视中国市场。 
  
  引进片方面,不再是被韩剧“独步天下”,泰剧在今年已经展现强劲势头,不管是“老剧”《天使之争》,还是“新剧”《花环夫人》,来势凶猛,创造了多个收视奇迹。先是湖南卫视以一部《出逃的公主》试水成功,安徽卫视今年又引进了《妒海》《爱在旅途》等8部泰剧……本次展会上,华策影视带来6部泰剧,江苏、浙江等卫视也纷纷前来洽谈购买泰剧的意向……种种迹象似乎都在宣告泰剧将要取代红了十多年的日韩剧,成为中国荧屏的第一大引进剧。

  新媒体群雄并起   网络首播之争愈演愈烈


  相比往年,传统的影视公司无论从展台面积到宣传力度上都“低调”许多。而网络视频运营商则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高调登场,成为了节目市场中的一股新兴力量。前年,视频网站中参展的还仅有乐视网一家。而今年的交易市场上新媒体群雄并起,异常活跃,腾讯、优酷、土豆、乐视等网络视频媒体都设立了大型特装展台,微博报道、网络直播非常热络,而各家邀请站台的明星络绎不绝,也让展位前常常挤满人。
  
  新媒体近两年瞬间崛起,尤其视频网站开始大量购入电视剧版权,抢占独播资源,也难怪本次节目展会上,视频网站为造势不遗余力。其实,从2008年起,电视剧网络版权费已经实现了跳跃式的增长,单集价格先是迈过万元大关,而后屡现十万以上的高价。乐视网版权资源合作事业部总经理何凤云透露:“现在网络购买电视剧的成本早已不低于电视台,如果作为独播甚至会高于一些地方电视台,如果首轮是四家卫视一起播,那网络首播版权费用相当于一家卫视的购剧费用。”


  网络视频的大部分运营负责人都表示:未来电视台和互联网是一个非常紧密、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关系,而且势必会把整个电视剧的传播影响力放到最大,会给客户创造更大的营销价值。

  版权交易火爆   众买家“先下手为抢”

  据报道,各影视公司中交易最好的是十部电视剧中有六部已经卖出,成交率达到60%。虽然今年各家都把自己的成交数额视为机密,不过都表示:“本届电视节获得的比预期的要理想,不论是在成交上还是在品牌树立上。”从今年的买片方关注情况看,北方电视台更加关注主旋律的红色题材剧,而南方台偏向于偶像都市题材剧,海外购片方对古装、历史题材的作品更感兴趣。
     


  同时,很多电视台、影视公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交易”,而是更加看重沟通感情和树立品牌。作为第一次参加上海电视节的高希希工作室,名导高希希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我展厅中数十部作品其实都已经卖出去了,而我来的真正目的只是想跟一些新老朋友交流和沟通感情。”对于电视节是否能够产生真正的交易,高希希表示:“至少会有很多意向在这里产生,我在展会呆了一天,来问剧的还真的不少,比我预期的还要好,所以参加电视节意义还是很大,明年也会考虑再来。”
      
  随着电视剧市场发展的日益成熟,电视剧交易已从相对单一的“电视节”等交易平台转向了多样化的营销渠道。电视剧在前期策划阶段就开始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网络进行前期的宣传炒作。而上海电视节也只是宣传促销活动拓宽电视剧的营销渠道、提高知名度的另一方式。
     
  湖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购片人说得实在:“如今购剧讲究‘先下手为抢’,一部好的剧,还在筹拍的时候我们就介入了。所以我们的关注点也不在他们主推的上面,而是一些筹备剧。”
      
  对于明年的上海电视节节目市场,组委会负责人张明展望说:“上海电视节的节目市场规模大、人气旺,体现了我们多年来致力于打造的品牌影响力已见成效……而我们也会更致力于充实交易内容和推动国际合作。”      
 

来源:中国影视节目信息网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