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融资首页 > 视融通方案 > 周凯:电视剧项目的融资模式选择
《周凯:电视剧项目的融资模式选择》
发布日期: 2012-05-14 01:27:59 浏览次数:0次

人民网北京5月16日讯 为促进中国的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和传媒业发展,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教育报刊社等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这是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第一次在亚洲举行,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对于中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名外国学者与会,并有80余位代表在大会上报告。

  以下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凯在主题发言时的讲演全文:

  在座的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组委会能给这个机会向各位专家和领导汇报。

  我今天下午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电视剧项目的融资模式选择"。在座的都知道,目前作为一个电视台它主要的广告收入来源来自于各个企业在电视台做的广告投入。而对电视台不同时段或不同内容来说,在电视剧这个单元上它所占到的广告收入在整个电视台一般来说占到70%到80%,这意味着电视剧对每个电视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电视剧拍摄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刚才前一位老师也说了,一个是企业的融资问题,一个是产品本身在更新时需要一些资金。我曾经参与两部电视剧的拍摄,包括摄制和融资,我深刻感觉到目前我们国内的电视剧项目融资渠道比较狭隘,甚至会成为阻碍我们电视剧健康发展的瓶颈。

  所以当前我需要跟大家说的是,有这么一个数据,全国2005年到2006年年度,全国电视剧申报数量是多少呢?2843部。一共是多少集呢?69613集。创下历史新高。这组数据显示了目前我们国内电视剧市场日益活跃。而在商业竞争的逐步升级,又催生了电视剧市场逐步形成,形成了电视剧的卖方,而我们的制作业一方也形成多元并存竞争的态势,具体而言,目前而说,有哪些单位在从事电视剧的摄制?做了一个简单归纳,一个是广电系统机制的生产单位。比如像我们各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第二种是文化事业机制生产单位。在一些省里有一些事业单位,是从事电视剧创作中心或制作中心。第三部分是社会的民营制作公司,这部分公司,或者这部分制作单位在全国现在是越来越多。有一个不完全统计,在2005年度,全国进行影视拍摄的公司有1300多家。第四种是临时性的"掮客"公司,这种公司应该是其他公司临时转型过来,都说影视行业是这个世纪或这个年代的暴利行业,他们临时转过来。第五种是企业单位机制,比如一些国有的,包括一些军区,他们也设置了一些影视制作中心进行创作。最后一种是港台制作公司。目前在我们大陆所能看到的是这六类公司从事电视剧影视创作。

  为什么我们要对电视剧项目进行融资?它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我们看下面一个图表,这是一个来自于2005年的对一些电视剧制作机构所获得利润率的一个不完全统计。

  我们绝大多数的电视制作机构,它所获得的利润很低,在5%到40%之间。而我们国家这种影视制作机构的投入和它的回报,应该说是完全不对称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一下参考体系,目前世界先进国家的电视节目利润分配方案是这样的,制作方占到50%,播出媒体占到25%,广告和发行操作方占25%,基本上形成这样一个分配方案,或者说市场自发形成的方案。而国内目前大部分制作公司,低则只拿到整个利润总额度的6%,低得让我们难以置信;高的也许达到40%,也许还不包括在电视剧的交换过程中一些潜规则所需要额外拿出来的比例。

  在目前我国国内电视剧制作单位这么低的回报,会被媒体或播出平台持续挤压。我们有这么一个统计,在每一年,我们大概有1.2万集左右,全国有40%的电视台一年70%到80%的广告收益是依赖电视剧得来的,而每年电视台用于电视剧购买的资金大概是22个亿。但是这22个亿给电视台带来的效益是多少呢?200多亿人民币。带来直接的广告收入是400多亿,可见电视剧对一个电视台的重要性。

  但实际上电视台为了这400多亿拿出多少的资金呢?只有20%不到。我们参照世界的比例,应该说这是一种半垄断或垄断的播出平台所导致的利润分配和倾斜。所以在电视剧行业的产业链中,电视剧的制作者被排挤到了收益的边缘,投入电视剧生产的利润和积累资金都很少,影视制作机构没有更多的利润进行自我积累和发展,这对持续性地开发电视剧市场,保持高超的制片水准和优秀的人才储备可能是截然不利的。

  第二,作为民营企业来说,我们刚才说了,民营企业是六类影视制作公司的其中一类,也是目前最活跃的制作群体,应该说他们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灰色地带,因为他们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渠道方面都受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限制。虽然最近广电总局也提出来一个方案,在今后两年左右培养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电视剧产业化机构。调整过去有实力的单位没有资格,有资格的单位没有实力。现实情况是我有拍摄的实力和资金,但是没有资质,那么我挂靠一个国有的电影厂或者电视台进行合作,其实就是变相的挂靠来解决问题。现在广电总局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总之,我们电视剧项目如果要长足发展,大量输血是不可避免,而我国的金融业部分对影视行业并没有真正开放。这就关闭了影视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我们很多企业,包括工商企业,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过,以前也负责到银行融资,它给了很多对企业的倾斜性政策,应该是非常有诱导性的,而在影视产业,目前还没有。所以说,作为最重要的融资来源,金融机构并没有对我们的电视制作机构放开途径,所以就制约了。

  在当前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大劣势就是缺乏资本,缺乏真正的大企业。我们来谈一下电视剧融资的财务原理。

  简单来讲,融资就是融通资金,也叫筹集资金,一种是通过借贷、租赁、集资、股票上市等方式使资金得以融合并流通。还有一种含义是这种方式所导致的资金,两种我们可以充分理解的融资。融资手段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所有制权益资金,比如国家企业投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第二种是公司下属的股份公司可以发行股票融资;第二种是负债性资金,直接从企业之外向社会或银行拆借,并用银行的短期贷款是少数影视机构用的方法,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多地采用这种方式。

  另外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发行短期融资券融资;最后是债券融资和融资租赁,比如大型企业购买设备,那么我们可以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减轻电视台的资金紧张,这些方法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目前我国电视剧融资的具体模式有几种:第一种是制作机构与电视台合作。刚才说了,电视台出资质,制作机构出策划的本子、导演等,第二是向政府职能部门融资,第三是向社会和企业寻求赞助;第四种是和海外公司合作。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讲得太细,把后面的概要给大家做汇报。目前我们国内通过影视产业股权融资,在证券市场上融资做得比较好的是中视传媒、电广传媒、博瑞传播、赛迪传媒通过这种方式。第二种是发行影视产业债券融资,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发行。有实力的电视台和电视剧部是否可以考虑把它单独运营,变成一种影视制作公司。因为它有强大的国家电视台信用做基础,可以发行少量的企业债券。

  第三种是发行基金,影视产业基金融资。因为这种基金可以不上市,避免在二级市场上被投机、炒作。如果要发行影视产业基金融资的话,必须得到相关部门(金融部门、广电总局等各部门)的配合。

  第三是拓展海外融资渠道,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或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国内已有两家风险投资商对国内的传媒业比较关注。最后一种是向电视剧制作产业链的上下游融资。上游比如前期的策划、制作、播出到后期的发行渠道商,由于他对电视剧比较熟悉,那么我们可以采用股份制的方式融资或者买断其中一部分。

  简单来说,目前我们影视行业的融资政策措施还具有一个粗线条的特征,融资在环境及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时间关系就不讲太细了。最后来说,无论通过什么方式融资,我们一定要考虑融资的质量问题,考虑一个原则,在它不同的成长阶段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类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对各种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适当搭配。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粗浅给大家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