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模8000万美元的"赤壁",美国投资方狮子山公司给自己的所有投资上了保险,又把"银行、保险联动"的西方融资模式,生动地带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中国在《担保法》开放了"知识产权质押"的窗口后,今年,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等机构在研究推出一套版权价值评估体系,试图在融资源头市场化,让影视企业向银行融资时可以出示一份"价格凭证"。
这些将知识产权(包括影视作品这一版权)变现的评估标准能否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科技类企业融资更难,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的融资现状呢?美国影视业的那套融资机制离中国又有多远呢?
赤壁"再现西方融资方式
耗资8000万美元拍摄的"赤壁"从开拍以来,一直经历着大大小小的波折,从周润发的临阵辞演,到后来接连数周大雨冲塌户外布景,造成预算超支、拍摄超期。该片美国投资方狮子山公司很着急,和它"绑"在一起的美国保险公司更着急,一度出面干预拍摄,据说是中国电影集团紧急"拨资"作为给保险公司的抵押,拍摄才得以继续下去。
这就是美国式融资的生动写照。歌华科技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昱东认为,在国外,电影制作公司获得银行贷款不是通过版权融资,而是通过完整保险机制来贷款。比如说渣打银行,有专门给影视贷款的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影视方面的了解非常专业。在渣打银行自行研发的一套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程序里,规定影视制作公司融资项目必需具备的条件有:剧本和故事大纲、电影和电视系列节目的细节(包括制片人、导演、演员阵容、制作预算、制作时间表、完片保证人或按时按预算完成项目的保证书、保险、发行合同、有威望的销售代理出示的销售评估等)。美国影片开拍前,有几十项全方面的保险,可以规避银行的投资风险。王昱东觉得,这套融资体制是完全可以拿来在国内影视业用的。
融资机制离国内影视尚远
国内影视业的融资举动,近年见诸报端的仅有"集结号"、"夜宴"、"赤壁"等有限几桩,更多的是社会资金在影视剧里担当重要角色。中国影视公司真的不需要银行的钱吗?交通银行北京分行零售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张鑫曾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融资做过8个月的全面调查,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影视企业希望获得银行贷款,也已经有一些银行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对应方案。
大多企业版权抵押资质不足
李连杰曾跟国内媒体形容过好莱坞的"现实"环境。在那里,每个导演、演员身上都贴着"市场数据"的标签,每个演员、导演每部电影的票房号召力在投资方那里都有所掌握。
华谊兄弟的"集结号"是国内第一个无实产抵押的贷款,也没有第三方担保机构,仅拿版权做了质押。在王中军看来,版权"质押"目前就等同于信用式贷款,这次融资不足以代表国内影视公司融资的典型模式。因为银行是否融资,取决于企业的实力。"中国导演有票房号召力、制作相当有实力的公司有几家?银行最在乎的是风险控制,不可能无偿支持你的。"王中军充满自信地说,目前国内影视业小型贷款可能很多,但几千万数额的绝对不多,像华谊兄弟这样的明星企业、冯小刚这样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并不多。
影视企业通过向银行贷款,可以带来大量制作资金,也可以增加自己公司在联合投制的影视剧中的获利份额。去年11月6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两家银行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将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开辟贷款绿色通道,推出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设立专项授信额度,建立快速审批机制,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北京银行将提供文化创意产业授信额度50亿元人民币。但事实上,真正投向文化创意产业业的资金目前还只有2.3亿元,影视类的就更少了。这两家银行觉得,目前国内相当多有贷款意愿的影视企业,真正符合融资条件的还属少数。
在银行"规避风险"为第一的前提下,之前华谊兄弟的"夜宴",是通过寻找担保机构获得的银行贷款,近期上映的周润发主演的"黄石的孩子",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刚给做了融资,但采用的是固定资产抵押加上担保的方式。
保险公司还未担当角色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曾于去年10月31日,与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的电视剧"宝莲灯前传",签订了一份以版权作为质押的贷款合同,可称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获银行版权质押贷款的第一单。在此前张鑫用8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政府和若干中介机构,还去美国、日本考察了当地的影视融资模式,结论是中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只能根植于中国的现实状况和法律系统内。
"目前保险公司都有针对导演、演员等一些个人的保险,但不是对投资、融资的全面保险。我们也曾跟一些保险公司洽谈过,希望他们做个特殊的融资产品,事实是,我们没有找到合作伙伴。"张鑫说。
1996年国家《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办法》出台,国家对著作权、影视版权做质押的政策放开,好多"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都希望能用正在制作的影视的版权做质押来获得银行资金。北京银行相关人士针对是否贷款的判断标准道出了银行的心声:"企业是否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是否有操作电影的成功经验等;该影视项目是否有著名的导演、演员加盟,主题是否积极向上;此外是对担保方式的选择。"
北京银行小企业中心主任徐毛毛认为,我国在抵押、质押权的行使方面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没有转让和残资处理的二级市场,影视版权等非传统的抵押、质押物如果要"变现",不确定性很大,程序复杂,周期也长。
银行要推自己的标准,银行希望政府分担风险。
自去年11月签约至今年2月末,北京银行累计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10笔、共9300万元的信贷支持。其中包括为北京和声创景影视技术有限公司"长江七号"项目音频制作、北京派格太合环球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爱情来电显示"电视短剧制作提供融资支持。
既然版权质押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版权价值的评估就成为关键环节。据悉,目前北京银行正积极尝试为影视公司提供一款版权"质押"融资产品,但今后同时也考虑以企业负责人个人资产抵押、实力较强的第三方保证人,或专业担保公司等配套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
北京银行小企业中心主任徐毛毛认为,如果国家能明确国家级的版权登记部门,建立专门的版权交易所,用严格的司法执行保证版权的变现,将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所促进。另外,希望政府能扶持一批中介机构(财务、评估、律师等)来分担风险,设立风险准备金或者建立基金用于防范风险,一旦出现问题政府的风险准备金可以帮助银行解套,等银行通过正常渠道处置完残资后,再将资金还给国家,这样银行抗风险能力将大大提高,以上才能形成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真正"春天"。
机构的"标准"对银行意义不大
张鑫说,他们曾和中国版权中心交流过版权价值评估体系的确立,但目前要谈"这套标准将来能不能直接拿来用"还为时过早,因为现行的法律保障体系还相当不完备。
张鑫说,银行的出发点和评估机构肯定是不一样的,银行考虑风险的控制,在贷款额度、还款利息的确定都是根据项目的风险性确定的。所以一些评估机构的数据对银行没有意义。交行一直是按自己的金融方式分析版权价值和项目融资的。"再过一年,新的著作权法即将出台,也许一切要到时根据法律的条文而定。"张鑫说。
自去年10月31日交行北京分行发出第一笔影视融资至今,交行在影视贷款上刚做了几笔,他们希望多做点案例来总结经验,探索可能形成的模式,推动国家的立法进程。但目前他个人压力非常大,不想高调宣传自己银行的融资行为。"万一我们成历史罪人怎么办?银行和风投不同,一笔资金也不能损失,出了问题损失的都是老百姓的钱。"张鑫说。
政府要让版权"变现"
随着各类文化创意产业要求用版权"质押"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呼声越来越高,"版权价值评估标准"的研究正在社会各个渠道以"焦点"式进行。据记者了解,目前针对版权价值评估体系的确立,就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银行、社会力量等几方在进行。其中,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这两家政府机构的举动最引人注意。据悉,他们曾为这一标准的确立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等接洽过,虽然合作关系尚未确定,但未来版权质押的标准由政府权威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确立也未可知。
版权中心推知识产权评估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法律部汤兆志说,目前市场上的融资需求越来越旺盛,其中以影视作品、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资金需求最急迫,所以中心年内将推出一项课题,内容将包括知识产权里著作权、影视版权、软件的知识产权等所有作品价值的评估,包括它将来的市场前景评估、衍生品价值评估等范围。因为目前市场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相关企业都希望能通过知识产权的质押获得贷款。当然也包括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这对企业并购等是急需的。
汤兆志说,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比较于企业价值、商标价值的评估难度相当大,因为后者在国际上有通行的评估指标,比如地区占有率等,而一个作品就没有任何指标。
知识产权价值变现后,企业去哪里运用是自己的事,可以拿着评估单去跟银行谈。不过该课题目前还只是一种想法,这个标准是否会被市场接受有待考察,从不完善到完善肯定是要有过程的,但至少可以作为融资时的参考。
政府要出台担保机制
去年10月,"宝莲灯前传"首获银行版权质押贷款,由北京森海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对于此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杨淦认为,"该担保公司董事长王光很看好"宝莲灯",而且他对一些影视剧运作也较为内行,所以该公司敢于做担保"。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一些急需融资的文化创意项目,担保公司不能准确地判断这个项目的市场前景。于是政府出台担保机制、出担保基金就非常必要了。"政府每年出3000万-4000万元做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联手做担保准备。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出资比例也许是3:7,但这对于担保公司来说,就觉得心里踏实了。"杨淦表示,北京银行很快要推出用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质押第一单,影片"画皮"北京银行要贷款1000万元,"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用知识产权做质押,去年的交通银行和北京银行用版权质押贷款2.3亿元,不纯粹用知识产权质押,还有一些实物质押"。
国产票房几百亿才能促成良性融资
剧本只构成银行贷款信心20%
专注于无形资产评估、固定资产评估业务的北方亚事资产评估公司,也操作过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评估,其中包括"家有儿女"、"男才女貌"等影视剧,但整体业务里影视剧并不多。在资深评估师何飞林看来,社会资本还将在文化创意产业扮演重要角色。
"自从‘北京人在纽约'拿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资产做抵押的‘惊天一笔'之后,国内电视剧还没有哪部靠银行融资的,都是社会融资。"北京福缘视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裁铁佛说,他自己的公司在"射雕"里占了投资的30%、"神雕"占60%、"小鱼儿和花无缺"占70%,还没有缺钱的时候,他自己多年来"琢磨"出了自己的一条融资之路--就是和播出单位合作,以电视台预购和投资的方式获得制作资金。"射雕"刚开始拍摄时全国的预售款就回收了50%-60%的成本,"小鱼儿"的预售款达到了全部销售款的70%-75%。在铁佛看来,电影投资公司比较需要银行融资。
铁佛认为,国内的著作权价值评估是比较好做的事情,参照每位作家的社会知名度、发行量等。但电影整个班组运作水准、市场预期、拍摄周期把握、营销推广能力等的评估不是国家机构可以控制的。"如果以电影中惟一的实物剧本来说,它的价值对银行贷款信心的影响,按比例不会超过15%-20%的影响力。"
几百亿票房能招保险、银行上门
铁佛说,好莱坞至少有3家保险公司在做影视产业,保险、银行联动的金融制约体系在好莱坞也验证了几十年了。好莱坞每位导演、演员、编剧等的相应身价和票房号召力都有市场累积的数据,有不同的等级,一个剧组启动前要上保险是基本的常识,保险公司的一个评估班子能立刻算出某个剧组能有多少票房指数,根据这个班底的级别给予一个保险额,如果级别较弱收取的保险费就很高,保险公司可以赚取巨额利润。而如果剧组发生意外或者票房达不到保险公司评估的额度,保险公司会按比例赔付,银行参照保险公司的估值额度,按比例提供贷款。
"这是跟整个电影产业的繁荣挂钩的。电影在美国是支柱产业,而中国电影的年票房加起来连100亿元还不到。如果电影产业达到几百个亿的票房生产力,那银行、保险公司会自己找上门来的。"在铁佛看来,只有金融机构运作的融资,才是科学的。
香港用基金和贷款做融资
香港影视业融资一般是银行和电影基金同时发放,比例是1:1,银行贷款给电影制作公司时不需要抵押,但要求制作公司有一定的底,比如说电影制作需要1亿元,那制作公司需要有3000万元才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当然,有预售票房的合约也是拿到银行贷款的砝码。
渣打银行的融资方案
渣打银行为影视项目量身定做的商业融资方案,显示了它考量的几个标准:
●预售合同贴现:通常情况下,电影或电视系列节目会预售给发行商,发行商会在预售合同中保证在制作完成并发行后,(不论销售情况如何)都会付给客户一个最低额度。渣打可以凭该预售合同进行贷款。
●缺口融资:渣打有时也可以凭借电影的未出售版权的价值(为资金缺口)提供借贷服务。通常缺口融资的数额不会超过预算的20%。
●组合融资:对几部电影打包融资,以降低风险。美国一般是至少6部,一般是针对大型媒体公司,有时也向小型公司提供。
●影片版权或产权的证券化
●与电影基金合作
●应收账款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