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演职人员
【演职人员】仇和 的详细信息
 仇和
  身份:    
个人简介: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

  男,汉族,1957年1月生,江苏滨海人,197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学士学位,助理研究员职称。
  学习简历
  1978.02—1982.01,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学系植物保护专业学习;
  1985.09—1986.01,江苏省委党校首期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5.04—1995.12,参加江苏省首期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
  2005.06—2005.09,参加中国第四期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
  
  最新荣誉
  值此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了关注改革进程、展示改革成就、聚焦改革之星、弘扬改革业绩,由中国改革报社、中国企业报社共同主办的“中国改革高层论坛暨改革之星推选活动”于2009年8月28日-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盛典。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被评为改革之星—新中国60年•60位改革人物。
  30年艰难曲折,30年光辉灿烂;30年斗转星移,30年赤金闪耀。2008年11月30日,“中国改革开放30年论坛暨评选活动”颁奖晚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一举荣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人物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人物两项大奖。这是继9月27日荣获“中国改革功勋(贡献)人物奖”,11月6日荣获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改革之星”称号后,仇和第三次获国家级改革人物荣誉。
  据悉,仇和是荣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人物中唯一在任地方省部级领导干部,也是唯一的省会城市书记。与仇和共同当选此项殊荣的还有吴敬琏、厉以宁、于光远、袁隆平、林毅夫、季羡林、王石、龙永图等。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
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仇和可能是中国当代名气最响的市委书记。他在主政宿迁时的一系列超常规的激进改革使他被誉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仇和9年来从沭阳县委书记升任到宿迁市市长、市委书记,一直以激进的手段推进当地改革。他的“个性化”施政方式以及对某些体制局限的大胆挑战,引发巨大争议
  1998年,宿迁市下属的沭阳县,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此事被央视《焦点访谈》披露;
  
 
1999年,又是沭阳县,将犯有小偷小摸等行为的人,在电视上予以亮相、念检讨书,取名“沉重的忏悔”,此事被《南方周末》曝光;
  2002年,宿迁推行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这同样引起媒体集中轰炸。
  2003年,宿迁强行推进教改医改,变卖幼儿园和医院,引起激烈争议。从7月12日至10月2日,短短一个半月时间,被很多官员视为“政治杀伤力极大”的《焦点访谈》,三次聚焦宿迁。江苏一位官员评价,如此高频率关注一个地区,实属罕见,实非寻常。而所有这些引起争议的事件,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仇和。

从艺简介:
1982.01—1984.1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科研人员、院团委书记(1984.5副处级,其间:1982.7—1983.8下派常熟市碧溪、浒浦公社锻炼);
  1984.11—1986.0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工会副主席、党办副主任、院办副主任(1985.01—1985.08江苏省委整党办派驻淮阴市委整党联络员);
  1986.04—1990.09,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副书记兼院团委书记、院工会副主席(1987.7助理研究员,其间:1988.06—1990.08下派江苏省丰县科技副县长);
  1990.09—1992.12,江苏省科委计划处副处长、农村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1992.12—1996.07,江苏省科委农村科技处处长、省农业科技发展基金办公室主任、省星火计划办公室主任
  1996.07—1996.09,江苏省宿迁市筹建领导小组成员;
  1996.09—1996.12,宿迁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
  1996.12—2000.12,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沭阳县委书记;
  2000.12—2001.01,宿迁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2001.01—2001.02,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2001.02—2001.08,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
  2001.08—2002.01,宿迁市委书记;
  2002......
[查看全部]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