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应“守正出奇”》
2013-04-28 09:24:22

  在电视剧制作市场,近日有两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吸引了媒体的视线。一是扎堆的抗日题材电视剧,因为剧情的极度离谱而遭遇拍砖。二是未拍先火的《龙门村的故事》,作为南派乡村喜剧的开山之作,该剧诞生于农村题材电视剧奇缺的当下,自然备受瞩目。

  事实上,电视剧市场的浮躁之风,近两年来一直广遭诟病。剧情雷人、跟风严重、广告植入、拖沓注水、农村题材优秀剧目奇缺等都让观众们直呼“伤不起”。央视《新闻1+1》今日关注栏目近期所做的一档“抗日剧”可以这么拍?节目再现了一颗手榴弹可以炸下侵略者的飞机,一把飞刀竟然可以灭敌重炮……粗制滥造,颠覆历史,娱乐苦难,这些杜撰的情节早已引来观者的嘘声一片。

  “无度的资本逻辑甚至侵蚀了中国电视剧的深度和力度,影响了中国电视剧的思想真实、文化真实和存在真实。”专业人士表示,事实上,不仅是抗日题材的电视剧雷人到了极点,其他题材的也存在着一些令人难以容忍的瑕疵和问题,这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我国的影视剧市场该如何健康前行?

  没必要扎堆饱和题材

  “抗日题材这几年已经严重饱和了,观众看得也多,这就意味着你要不选择重复他人,要不选择出奇制胜。”一位编剧透露,并不是自己想写雷剧,有时候是投资方要求,“他会要求你猎奇,不然卖不好。”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为了在众多剧目中脱颖而出,剧方在不断挑战观众们的底线。

  “抗日剧的题材很好,但是大家不能没完没了地做同一个题材,那样会太让观众厌烦,也把这个题材给做窄了,做毁了。”此次担纲导演《龙门村的故事》的著名导演彭彭表示,其实,着眼中国的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会有巨大的创作市场,而关心三农问题,贴近农民生活,是我们应该去面对和应该负起的责任。

  记者获悉,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北京电视交易会数据显示:本届交易会共有234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参展,剧目达490余部、16713集,展商数量和展出剧目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交易总额高达50.28亿元。但粗略观察不难发现,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其中却屈指可数,仅有几部。

  据《龙门村的故事》制片人兼主演杨波介绍,这之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不足。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的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申报公示也显示,进入国家广电总局同意拍摄制作公示名单的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占总量的比例不足5%。

  “《龙门村的故事》是我历时5年与编剧反复打磨出的成果,也表达了我本人的心愿。”当过牧民、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蹲过猫耳洞的杨波告诉记者,该剧颠覆了人们一般意义上的惯性思维,最终是要告诉观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大有可为的,人与人之间是要和平相处、相互尊重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整个国家才能是和谐健康的发展。

  落败的注水电视剧

  日前,北京卫视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在黄金档停播了马伊琍、杜淳主演的电视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原因是该剧收视率太低,不少人认为原因在于20多集的剧本被拍成42集,剧本注水引发质量下降。

  而近日上映的抗战传奇大戏《江湖正道》,也遭遇严重注水。20集的剧本经过后期制作竟然变成了40集。该剧主演黄志忠表示无奈:“每部戏都有自己的节奏,一拉长肯定会影响节奏感,我现在比较担心播出效果,会好看吗?”电视剧注水令电视台方面也很无奈,制作方把剧拉长了,集数变多,按集数算钱,导致电视台的购买成本也提高了。

  在影视圈里,注水剧已是行业潜规则。几年前,演员李保田发现其主演的《钦差大臣》注水10集后,将投资公司告上法庭,引发轰动,不过此事并未阻止影视剧注水现象的泛滥。今年初,80集的《楚汉传奇》、86集的《水浒传》、62集的《隋唐演义》、120集的《隋唐英雄》TV版。几部动辄五六十集的历史题材剧在各大卫视播出时,就曾被质疑“注了水”,由于剧集太过冗长,收视也不尽如人意。

  世纪长龙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文学总监张治远认为:“这次《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被停播对于我们或是对全中国任何一家影视公司来说都是好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觉得我们和同行都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要创作怎样的作品,才能体现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才能无愧于艺术方式的当代选择,才能经受住时间的洗礼、留下足以传承的精品。”

  电视剧市场亟待归正新风

  如何能在浮躁的电视剧市场中,保持自己不变的追求,继续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理想?日前,《龙门村的故事》制片人杨波携主创岳红、白雪、田成仁以及客串演员前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优秀美丽的女企业家周晓曦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没想过回报,也许会赔,但这是我的心愿,想通过电视剧把很多好的东西反映出来,农村有很广阔的天地可以作为,我希望人与人之间能更加和谐,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都是这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杨波真诚地表示。

  据介绍,《龙门村的故事》是一部讲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民在丰衣足食基础上追求更高生活品质和精神满足感的电视剧。在现代建设“城市反哺农村”的大潮中,该剧可谓走在了最前沿,为观众展示的是一幅从未在荧屏上目睹过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画卷。剧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已然消失,古稀之年的龙奶奶要演唱史上年纪最大的《天仙配》。这不只是一个新型农村,而是代表了一种高品质的生活状态,代表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精神风貌。

  该剧被誉为南派乡村喜剧的开山之作,填补了国内南派乡村喜剧的一个空白。用杨波的话来说:“这是在许多反对声之中一步一步踩出的路。幽默是共通的,北方喜剧能够打动南方观众达到今日的成就,那南方喜剧为什么不能创出一个自己的风格呢。我愿意第一个尝试,也愿意为它付出我的时间和情感。”

  “故事的剧情非常能够打动人心,散发了一种正能量,让我们能够体会和看到农村人也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对于为何选择接拍这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主演白雪表示,文艺创作是要去引领先锋,而不是去迎合市场。做出的文艺作品,就好像是老师一样,会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工厂也在拆迁搬迁中,但当了解了要参演的是如此优秀的电视剧,便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邀请。”周晓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所饰演的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却会让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反思,浮躁的社会将人分成了等级,其实人与人之间本应该是和谐平等的关系。自己作为奋斗的第一代事业有成,孩子身上或多或少有些优越感,通过这部戏应该对富二代群体有个反思,教育孩子打拼是要靠自己而不是父母。而“有这样的一个机会饰演这样一个角色,感觉很幸运。”周晓曦告诉记者,剧情十分跌宕、出人意料,值得期待。

  “如今一些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龙门村的故事》也希望给大家倡导一个‘回家’的理念。”杨波表示,能够从村里走出去的、在大城市里打拼并且站住脚的都是有本事的,如果这些人能够学成之后把文化和教育带回家乡,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未来当中国的农村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时候,我国社会的整体素质也会随之提高。

  “在注水电视剧泛滥、植入广告泛滥的当下,我所有的片子,都没有一分钱的广告植入,我认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做这件事情。”杨波坦言,“我国农村正在向城镇化转移,在这个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选择这样的题材很新颖,选题也很大胆。但作品如何,最终还是要经受市场的检验。”

来源:中国网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