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影视剧创作达到新水平》
2013-05-15 06:19:46


  看了无数遍老电影《阿娜尔罕》,其中“沙漠婚礼”的片断,让新疆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与

木卡姆研究会副会长伊明·艾合买提至今想起来,仍然感到很激动。而作为20集电视连续剧《阿娜尔罕》的艺术

顾问,当他坐在电视前观看这部剧时,再次被感动。本报记者张迎春沙漠婚礼””落泪多次因“沙漠婚礼

  “记得1961年电影《阿娜尔罕》拍摄之前,编剧林艺女士在喀什市人民公园礼堂举办了电影剧本创作讲座。

当时,我在喀什读高中,去听过3次课。林艺理论联系实际,给我们讲了典型环境、典型性格、人物个性、倒叙

、悬念、蒙太奇等方面的文艺创作理论,给我们讲如何写剧本,使很多人有了创作电影剧本的兴趣和信心。”伊

明·艾合买提向记者回忆说。

  过了一阵,剧组选好了拍摄“沙漠婚礼”的地址,伊明·艾合买提特意去看了那一片沙漠,离他家只有15公

里。

  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的伊明·艾合买提,一直期待这部在家乡拍摄、讲述家乡故事

的电影能早点上映。后来,他在民族文化宫礼堂观看了电影。电影里,那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那些破旧不堪的

土块房屋,还有那些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让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看到“沙漠婚礼”片段时,他的眼泪夺眶而

出。因为故事就发生于远在千里之外自己的家乡,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好像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特别是

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经过各种磨难,最后终于找到自己的幸福,他禁不住泪流满脸。后来,他又看过好多次,

几乎每次都落泪。

  “因为真实。”伊明·艾合买提对记者说,他出生在1942年,经历过新疆解放前的生活,对阿娜尔罕的遭遇

很有感触。

  今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20集电视连续剧《阿娜尔罕》新闻发布会上,当他再次看到“沙漠婚礼”的片

花时,忍不住又一次落泪了。这次,不只是被剧情感动,更多是因为这部经典电影被成功改编成了20集电视连续

剧,要在央视播出,与全国观众见面。

  谈到把电影改编成电视剧,伊明·艾合买提说:“我是老电影《阿娜尔罕》的见证人,也参加了电视剧《阿

娜尔罕》的剧本论证会和专家评审会,所以,我比别人更期待这部电视剧能让全国观众喜欢。”

  他觉得,虽然电影《阿娜尔罕》是不可超越的经典,但两者比起来,这部电视剧生活场面更广,生活细节更

宽,挖掘人性美更深。他说,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阿娜尔罕》概括性强,有时代的局限性。而电视剧中则可以把

当时政治局面、家庭生活、老百姓生活场景等描述得更加细致,更全面地反映了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新疆

的社会状况和历史面貌。

  “当然,剧中要把解放前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状况,摆在观众面前,一定要把故事讲得真实可信。剧本写

完之后,我和不少维吾尔族学者参加了剧本论证会,编剧、导演和学者们都查阅大量文献,深入群众进行细致调

查。”他说,可以看出,主创人员们在历史真实性上,是认真下功夫了。

  “电影和电视剧的主题思想相同,都在提醒观众珍惜幸福。但电视剧故事更感人,情节更吸引人,人物更丰

满。可以说,这部电视剧使新疆的影视剧创作达到了新的水平。”伊明·艾合买提说。电视剧更加“广宽深广宽

深””

来源:新疆经济报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