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抢滩英剧 不为流量但求出名》
2013-07-05 08:12:26


    从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八套宣布引进知名英剧《唐顿庄园》,网友再转眼视频网站,一夜之间“英剧”遍地开花。实际上,优酷的英伦频道由来已久,在最近的改版中在电视剧分类中,用户可以直接看到英剧标签;搜狐视频引进英剧也非一朝一夕;最近入场的英剧玩家当属腾讯视频,一举买断《飞天大盗》、《马普尔小姐探案》等剧集的独播权。眼下,英剧俨然成了视频行业炙手可热的关键词。

    何以引群雄逐鹿

    吸引视频网站竞相入局,英剧究竟魅力何在?易观国际IT分析师张颿向速途网指出,海外剧在国内的需求并不显著,在流量方面的贡献也不及国产剧集,之所以视频网站大举购买,主要是为了实现网站品牌形象的推广。韩剧太过陈旧,美剧大局一定,泰剧、南美剧还太小众,而英剧恰逢中央电视的热播积累了不少人气。

    优酷在与土豆合并后,其定位为内容全面的主流视频,在英剧引进上优酷自然不能示弱,而之前在版权内容的争夺上优酷已经建立了相当的先发优势,因此参与此轮英剧争夺中并无悬念。腾讯视频的参战更能说明张颿所说,在视频行业称不上先行者的腾讯视频对品牌形象诉求更为强烈。论美剧,鉴于集团力挺及张朝阳个人强大的娱乐精神,搜狐视频已经成功当选美剧头牌;而在国产剧集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一家视频网站有勇气错过,更不用说乐视、爱奇艺这种重量级的选手。

    英剧不同,虽然并非刚刚引入,但英剧还算得上是视频行业的一块处女地,在这方面腾讯视频的起跑线与各大视频网站并无差异,集团带来的雄厚财力又可以帮助腾讯视频轻而易举地买到入场券。同时,入场较早的搜狐视频其实无心恋战,搜狐视频版权采购中心高级总监马可就曾向媒体表示,英剧受众规模更小并未作为搜狐视频业务重点。这一说法也印证了张颿的分析,抢英剧不是为了流量而是为了品牌。

    英剧虽好非灵药

    无论多少网站购买,也无论豆瓣评分多高,用户买账才是王道。而这恰恰是视频行业知名分析师岑青峰担心的重点,他认为英剧在中国的成功可能会受制于两个因素,首先是文化差异,其次是制作周期。与美国商业化电视台不同,英国将电视台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其广播电视等服务优先考虑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严格执行之一规定的电视台甚至连广告都没有。毫无收视压力的情况下,英国电视剧几乎是“为所欲为”,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美剧编剧经常依据观众对节目的反应修改剧本,而这在英剧拍摄中则很难实现。

    另一个限制因素是制作周期,无关长短,英剧的制作周期主要问题在于不稳定。长久以来,中国观众习惯于高强度的观看,由于每周一集的制作周期,很多中国观众被挡在了美剧门外,这种意义上的流失将在英剧上被无限放大。无突发事件、无重大赛事、无特殊节假日,外加导演身体无恙、编剧情绪稳定、演员档期合适,英国观众将“有幸”在一年当中观赏到3~20集不等的电视剧。甚至制作的无限期拖后也并不罕见,这一点参见《神探夏洛克》。可以预见,追剧将最大限度地挑战国内观众耐心;同时也会成为广告投放最大的障碍。

    或成品牌孵化器

    尽管不是万能,但英剧制作确实精良确实不能否认,在中国也拥有相当数量的粉丝,最可贵的是这一部分用户往往带有更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

    然而,从目前各视频网站发展情况出发,有能力拉长版权战线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网站,这其中搜狐出于诸多因素考虑,仍将重点放在美剧;而优酷则虽然加紧下注,但显然也不打算以英剧维生。环顾之下,唯有腾讯视频对英剧寄望最大,从其打造“国内第一英剧平台“的口号就不难看出腾讯视频的野心。事实上,张颿透露海外剧集对视频网站流量贡献并不大,更多是品牌对塑造的意义。对于目前局内的大部分网站而言,英剧今后仅作为一项常规内容出现,而对腾讯视频而言,英剧提供的是一个迅速树林品牌效应的契机。

    当下的繁花似锦也许并不能够持久,恰似美剧引入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一开始的狂热便逐渐平息,美剧的收视也转入了一个理智的局面。但是搜狐视频正是凭借这一契机迅速建立品牌效应,更重要的是此后搜狐并没有止步,而是全力投入到自制剧的拍摄和宣传中。一言蔽之,海外剧在品牌建立过程中扮演过渡角色绰绰有余,但独挑大梁并不可行。


来源:速途网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