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暑期,电视综艺与网综在题材、风格等方面呈现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电视与视频网站所要迎合的观众群的差异。电视观众正在老去,视频网站观众正年轻,电视与视频网站在观众层面“分道扬镳”的趋势愈加明显。
近日,有网友爆料,湖南、上海东方、浙江、江苏等四大卫视的四季度将开启“炒房”模式,慢综艺扎堆。另外,“限星令”后被寄予厚望的文化类节目也开始在卫视扎堆出现。《中餐厅》《朗读者》等慢综艺、文化类节目不断掀起收视热潮,成为今年传统电视节目创新的“风口”。
反观视频网站,《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快乐男声2017》等音乐选秀节目正当时,在年轻观众中,掀起了一阵“嘻哈文化风”。
四季度,卫视“慢综艺”将会扎堆
尽管受到了“抄袭韩综”的质疑,湖南卫视“慢综艺”《中餐厅》依然是今年暑期省级卫视最成功的新上节目之一。再加上年初表现突出的《向往的生活》,“慢综艺”正在成为省级卫视节目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慢综艺”,顾名思义,相对其他综艺节目而言,没有强情节、快节奏的压迫感,没有竞技PK,没有扭打在一起的游戏环节,在镜头剪辑和后期加工上更加侧重“小清新”风格。
黄磊、何炅和刘宪华三人还有一只小狗搭档的《向往的生活》节目中,主要情节就是做饭、招待朋友,没有太过劲爆的游戏环节,没有强组的“CP”,清新的田园风,很自然的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湖南卫视正在播出的《中餐厅》也被归为“慢综艺”一类,节目由赵薇、黄晓明、周冬雨、张亮、靳梦佳5位青春合伙人通过20天在泰国经营一家中餐厅,每期邀请嘉宾作为帮工出现,做出令人骄傲的中国味道。
《中餐厅》CSM52城1.5+的收视率表现更加增强了业内对“慢综艺”的信心。近日,有网友爆料说,四季度,湖南、上海东方、浙江、江苏等四大卫视将会 “慢综艺”扎堆,开启同质化的“炒房”模式。
根据相关报道,湖南卫视《一家客栈》节目中,四位艺人真实的经营一间民宿,所有的房间和配套服务由老板定价,放大戏剧点。四位艺人先自主分工,准备民宿与定价,随后等待飞行嘉宾的到来,在解锁民宿有趣的生活内容之后,举行民宿大联欢。
上海东方卫视《青春旅社》是一档经营者与普通人分享故事畅聊心事、结交知己的节目,10位“合伙人”经营两家青年旅社,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你有清茶,我有故事,同一屋檐下,共品人生五味,在此过程中,除了看美景,享美食,更期待的是人与人的邂逅,将自己说给他人听,也从他人的故事里遇见更美的人生。
江苏卫视《三个院子》中,一个夫妻档、一个兄弟档、还有一个父女档,他们负责享受生活,养花种草,晒太阳,喂宠物,还负责客人的饮食起居,做饭洗碗,打扫整理;每个入住的客人可以把这里当成旅行的落脚点,白天去外面玩,晚上睡这里,也可以把这里当成旅行的全部,和主人们享受小院生活,同时交流生活故事。
浙江卫视《漂亮的房子》中,由男神吴彦祖搭档固定嘉宾选取4个地点,每个地点加入飞行嘉宾,根据民俗特征的不同,改造具有传承感的民宿,共同打造4处梦想居所,房子改造完后邀请飞行嘉宾共同居住体验。
可以看出,这四档新节目都具备“慢综艺”的特征,不以嘉宾之间的矛盾或者激烈的PK游戏作为剧情推动的动力,而是静静的呈现过程,从而深入的探索人的内心世界。
电视开始迎合“老龄化”观众特征
除了“慢综艺”以外,今年文化类节目的兴起成为电视收视市场的一大热点。从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到近期的浙江卫视的《汉字风云会》、上海东方卫视《诗书中华》《喝彩中华》,以及将要开播的江苏卫视《阅读•阅美》、上海东方卫视《拜见小师傅》、北京卫视《中国故事大会》等,文化类节目也成为了传统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方向。
慢综艺、文化类节目……,省级卫视这些高收视节目类型的背后透露出的是电视观众“老龄化”的特征。
近年来,年轻观众远离电视是不争的事实。CSM45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5-44岁观众收视率较5年前的2013年同期大幅下滑五分之一以上。而且,34岁以下的观众构成比例仅为30%左右。
而视频网站则呈现明显的年轻观众特征,截止2016年6月数据显示,视频网站39岁以下观众构成比例高达82%。
传统电视和视频网站两大渠道在观众特征方面巨大的差异必然会主导两者的内容建设。传统电视为了获取高收视效果,在内容创新方向上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迎合“中老年”观众的特征。慢综艺、文化类节目,都是其中的代表。
“慢综艺”类型的节目,节奏相对舒缓,几乎不涉及年轻观众喜欢的强情节、“CP”感、游戏化等元素,明显适合年龄稍微偏高的观众群收看。
文化类节目更是如此,大量中老年观众是此类节目的“拥趸者”。以中央台综合频道的《中国诗词大会》为例,CSM52城数据中,节目45岁以上的观众构成比例高达58%,是节目的重度观众。
视频网站与电视从“观众”开始“分化”
现阶段,“网台大战”如火如荼,但这注定是阶段性现象。观众特征的差异必然导致传统电视和视频网站在“玩法”上逐渐“分道扬镳”。视频网站主打年轻观众,有主打年轻观众的节目类型和风格;传统电视主打中老年观众,有主打中老年观众的节目类型和风格。
蓝水影视用户数显示,今年暑期,爱奇艺超级网综《中国有嘻哈》、超级网剧《河神》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网生内容,也可以看做是视频网站真正为目标观众打造的内容。
蓝水科技数据显示,《中国有嘻哈》18-24岁观众构成比例高达39%,而40岁以上的观众构成比例仅为1%左右;《河神》25-30岁观众构成比例高达39%,40岁以上的观众构成比例仅为2%左右。这么年轻的观众特征,对于传统电视而言,简直不敢想象。
如此看来,“网台”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大战”的必要性,各自服务好各自的目标观众岂不是挺好?
传统电视方面,央视收视的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抓住了电视的忠实观众——中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电视应该抓住这部分观众,贯彻“积极老龄化”的社会理念,为老年人办节目,甚至是办频道。
“积极老龄化”是指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水平,促使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并得到充分的保护、照料和保障。
而视频网站,则应该在迎合年轻观众喜好的同时,开发出更多能够引领年轻观众价值观的优秀内容。
期待着视频网站和传统电视根据各自的目标观众特征,在各自的地盘上“玩出花样”。
文丨水爷 来源丨蓝水影视大数据(ID:CIVI_B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