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版权评估指标体系》
2011-04-08 08:13:05

     在影视节目被盗播维权时,往往对标的的评估会有分歧,现在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以下评估体系的具体内容。

     1.导演 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尤其是中国内地市场,导演对于票房和收视率的号召力实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性消费品,消费者在决策时往往只能依靠经验进行判断,而导演作为一部电影的核心人物,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影片质量,从而降低了消费者在选择时的不确定性。 名导演的确在影片质量的稳定性的保持上是很不错的,尽管也有个别影片有失水准,但是在基本面上,还是能保证其相对高的综合水平。就拿冯小刚来说,他最近5部影片的票房表现始终处于相对高位,《非诚勿扰2》接近4亿元人民币、《唐山大地震》超过6.6亿元、《非诚勿扰》超过3亿元、《集结号》超过2亿元、《夜宴》也超过了1亿元。导演过往作品的票房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新片的票房,而且也能大致发现该导演票房表现的趋势。  

  2.主演 明星一词始于无声片时期,好莱坞的创始者之一阿道尔夫·楚克尔创建的“名演员公司”,选用优秀电影演员拍摄影片大获成功后,电影明星之称便开始盛行,并在世界影坛沿用至今。美国等西方国家制片人创用“电影明星”,是为了在观众中制造崇拜的偶像,从而谋取更高的票房价值。①《建国大业》这部主旋律影片在票房中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了明星牌,有许多观众当时都表示,就算是看明星脸的PPT也是值得去一趟影院的。 

在电影产业中,演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是数一数二的。虽然对于消费者而言,每一部影片都是新的,但是演员却未必。消费者对于演员的偏爱是可以从其过往的作品中进行累积的,同时也能通过历史作品来测度其平均水平。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信任演员而信任影片质量的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无论是演技派的演员,还是偶像派的演员,往往都能为电影带来一定数量的消费者。

    3.剧本    剧本决定了电影的类型和大致的情节走向。在以往的诸多研究中,研究者都或多或少地论证了影视剧类型对收视率及票房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剧本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情节是否吸引人。

    4.档期

    在很大程度上,电影的社交性往往超越了传播内容的重要性,观影有时侯更像是一种特意准备的社交活动。因此,借助看电影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是受众选择观影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电影是否好看其实已经被消费者搁置到了比较靠后的位置。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有些档期,例如情人节、圣诞节的时候,电影院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了。    当然,从客观上来说,档期也可以确保一定的票房和上座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就归功于此,《喜羊羊与灰太狼》原定于大年初一上映,想要讨个“喜洋洋”的彩头,但后来发现共同上映的片子有5部,其中《游龙戏凤》、《家有喜事2009》都是喜剧电影,很适合春节放映。而《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以低幼人群为主要观众的影片,所以就放弃了贺岁档,转而提前10天(即116日)放映,那天恰巧是中小学放假的日子,把影片的定位从贺岁片变成假期片(为学生假期制作的影片)。可能就是这样的转变使得《喜羊羊与灰太狼》缔造了中国国产动画片的票房神话。

    电视剧则取决于轮数和是否上星等因素。

    5. 投资额   

    尽管叫座不叫好和叫好不叫座的影视剧都是存在的,但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叫好的要比不叫好的来得更叫座。所以,质量还是评估版权相当重要的一个指标。不过由于评估的非标准性,一般很难找到直接的指标来进行分析。于是,我们便选用了投资额这个间接指标,我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额高的要比投资额低的质量上更有保证,因此也更容易叫座。   

   6. 院线排档(电影)   

    在中国的电影市场,电影票房收入还是电影版权收益的主要部分,而各院线的排档好坏可以说是直接影响了电影的票房收入。一份来自联合院线的不完全报告显示,目前的很多国产影片,很多是要靠院线/影院精心安排、耐心调度和积极组织的,否则不要说票房没有保障,许多国产影片包括质量上乘的甚至连影院也进不了。   院线的排档主要是决定了影片上映的时间周期长短、场次数量和场次时间(早场、夜场、午夜场、周末场等)等。而这些因素不但决定了票房的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观影的消费者群体。所以,可以这样认为,但凡被院线接纳得越好的影片,其票房也就越好,那么相应的版权价值也就越大。 《东京审判》可以说就是利用了院线精巧的“细水长流”式的排档,成功地避开了《夜宴》已然完美的宣传造势。如果当时的《东京审判》选择和《夜宴》“正面相撞”,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落败,于是《东京审判》在联和院线采取了按场登记(即组织到观众就开出场次放映)。众所周知,《东京审判》是一部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并重,甚至前者还会超过后者的影片,于是,在口碑的带动下,影片票房的增加有条不紊,影院增开场次也成为了常态,甚至许多影院还增加了拷贝。最终该片单在联和院线就取得了662万元的票房。   

   基于版权市场化的调整指标   信息不对称在影视产业其实是比较明显的,在观看一部剧之前,大多数消费者只能依靠预告片、评论和作品前期的营销等进行抉择,而且大部分消费者在观看之前,对影片的掌握和了解其实是并不多的。于是,版权市场化的好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影视剧的版权的价值。 

       基于版权持有人的安全性指标

       由于此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给专业金融机构参考的,所以在投资安全性上需要格外慎重。但是,由于电影产业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强,要完全规避风险并不现实。考虑到现实的实践情况。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098